年轻的他们,用三行情诗为而立浦东庆生
2020-04-1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今天,是浦东30岁的正日子。在这段特别的时间,浦东共青团策划开展了“以诗为名致敬浦东”的系列活动,先后推出了三行情诗创作、喜马拉雅FM诗歌朗诵音频征集活动,还上线了“我为浦东读首诗”H5小程序。此外,在82路、浦东36路公交线上,你还可以看见印着“三行情诗”的青春巴士飞驰。浦东青年们正用别开生面的方式,为而立浦东庆生。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活动中,浦东青年踊跃参与,用心写下百余首三行情诗。字里行间,纸短情长,此刻,我们用这种特别的方式点亮诗歌,寄托情思。你的故事,也是所有人的故事。在这一方热土,青春的记忆以梦为马,时光的年轮不负韶华。

浦江浪卷 东海风扬

三十年前浦东向世界张开臂膀

三十年后风云再起东方


——洋泾中学高二(8)班高一宸,00后

高一宸是土生土长的浦东人,家住外高桥保税区。17岁正值青春年华,而在高一宸眼中,30岁的浦东,依然朝气蓬勃,每天经历日新月异。外高桥保税区位于上海东北端,濒临长江口,处于中国黄金水道;作为全球投资热土,它也是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保税区,与浦东新区“同龄”。

很快,高一宸就要面临高考,人生崭新的一页也将从浦东出发。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进入雪龙号工作,去南极、北极科考。创作这首三行情诗时,高一宸为外高桥得天独厚的优势引以为傲。现在,临港新片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张江高科技园区跑出上海加速度……今天的浦东,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大都会商圈高楼华厦

古镇小桥流水人家

我喜欢的样子,你都有呀


——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虞丹,90后

想要不爱浦东,其实很难。在虞丹眼中,浦东确实是一个充满了各种标签,却又无法被确切定义的存在。陆家嘴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可是你置身曹路,还能看到古镇小桥流水人家。这些记忆碎片,宛如电影镜头里的蒙太奇,让人应接不暇,瞬间穿越。

虞丹就在曹路工作。她老家安徽,2016年研究生毕业后,从南京来到上海。作为一个浦东的“新人”,4年时间说长不长,还不足以透彻了解它的全部。按照老家的虚岁计算,今年她也即将迈入“而立之年”。回过头来看看,当年,没有过任何上海的求学、生活经历,只身闯荡浦东,真的需要不小的勇气。

那时,她对曹路的印象,与陆家嘴有着强烈反差。如果说,陆家嘴象征着浦东的高度,那么短短四年,曹路就是一个缩影,见证了浦东发展建设的速度。作为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这些感触尤为真切,虞丹眼瞅着一个个商圈、购物广场拔地而起,郊县变为区域副中心,城市配套设施逐渐完善。

虞丹说,浦东的前一个30年,她只是一个旁观者;但是下一个30年,她希望能够成为亲历者,有付出,有感动,与这座城市脉搏相连。

你用勤奋和努力

完美诠释了逆袭的含义

未来可期 你我加油努力


——世博地区管理委员会左文燕,85后

缘分,妙不可言!作为山西太原人,左文燕对上海最初的印象始于浦东陆家嘴。这个念头,只是因为想来大上海探探究竟。

那一年,是2004年,高考前夕。左文燕对于国际性大都市的印象,仅仅停留于想象,停留于文学作品中。游历的第一站,正是东方明珠。左文燕看呆了,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上海,那时还没几个人叫它“魔都”。

和从小生活的省会城市相比,它是完全不同的梦幻之地,她被陆家嘴深深吸引,暗地许下心愿:我要来上海读书。

十里洋场的繁华,属于昔日的旧上海;而浦东的未来,属于时代的建设者。左文燕与浦东的不解之缘,持续了数年,从学习到工作,从世博会的小白菜到世博管委会机关团委副书记;新的人生目标也变成希望真正融入这座城市,成为一个新上海人。

左文燕说,很庆幸自己见证了一个地区的开发建设,这段历史也是自己的成长轨迹。大上海的开放与包容,并没有边界。只要你足够勤奋和努力,未来同样可期。

30年前妈妈抱着我望向外滩,刺破苍穹的东方之珠多么耀眼

今天我抱着孩子望向外滩,那一片生机蓬勃的热土正让全世界称羡

要让他记住这壮丽的景色,30年后带他的孩子来看,浦东又有怎样神奇的改变


——上海中医药大学汤康敏,85后

这首诗的视角,是一个浦西人眼中的浦东。

15年,弹指一挥间。汤康敏从一个懵懂的学生,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青年教师。她曾荣获浦东新区十大杰出青年称号,是浦东新区青联委员,也在第二届“中国达人秀”中荣登全国六强。

曾几何时,上海人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在汤康敏印象中,小时候望向浦东的记忆,都是从外滩发生的。彼岸,东方明珠刺破苍穹,分外耀眼。

2006年,就读上海中医药大学,她第一次踏上浦东张江这块土地。谁能想见,彼时,张江一片荒野;若干年后会建成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率先形成以创新为特色、国内规模最大的生物医药高科技产业集群,被誉为“张江药谷”。

因为学习中医,汤康敏特别看重“传承”,诗文中的着力点也是“传承”二字。隔着一线电话,汤康敏数度哽咽,不禁让人动容。岁月如沙,穿过指尖,三代人的记忆,串起的也是浦东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