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只有生死,援鄂医生与青年学子谈生命谈阅读
2020-04-2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其实,生命不只有生死,生命的意义在于珍惜每一天的日出和夕阳,在于享受每一秒的自由呼吸”……面对新冠疫情等灾难,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员,我们体验了生命的脆弱,也感受了生命的可贵,体验了生命的渺小,又感受了生命的伟大。生命是一本无字的大书,复旦大学为此推出特别策划,邀请文社理工医五位不同学科背景的复旦老师以“阅读生命”为主题,与学子谈谈生命、谈谈阅读,与此同时,复旦大学第八届读书节系列活动也在线上拉开序幕。

五位老师分别是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军平,新闻学院教授马凌,生命科学学院青年研究员王放,法学院副教授熊浩,附属中山医院医生、援鄂医疗队队员刘子龙。

援鄂医生刘子龙的分享聚焦“人生中还有比自己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在出发武汉之前,刘子龙买了两条小金鱼,本来觉得孩童懵懂顽皮照顾不好这两条小生命,媳妇却告诉他,儿子将金鱼照顾得很好,每天喂食并陪金鱼说话。有一天,儿子大哭着与爸爸视频,有一只小金鱼已经翻白肚皮。看着大哭的儿子,爸爸不知道如何安慰。

从医多年,虽然经历过很多生死,但刘子龙依旧惋惜每一个生命的消亡,也深知生命的脆弱。儿子悲伤于小金鱼的离去,而他也沉浸于对被病毒夺走的那些生命的悲伤中。那时武汉的冬夜异常冰冷,为了更多的生命,需要快速走出悲伤,继续他们守护生命的诺言。

在武汉的第一天,有一个老太太很不配合治疗,医生们将呼吸机面罩给她戴上她就扯下来,戴上又扯下来。老太太病情危重,无论怎么解释,她都听不进去,当时,医生们非常着急,也怒其不争,满病房都是危重病人,已经将为数不多的呼吸机给她用了她却不珍惜。跟病人儿子联系以后,对方声泪俱下,父亲昨天走了,“医生,我求求您,让我母亲走得不要太痛苦。”爱人的离去已经摧毁了老太太所有的信心,也摧毁了这个家庭的信心。

“病人和病人家属可以放弃,但面对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我们医者不会放弃。生命很弱小,但每条生命都值得去守护,值得为之拼搏。”刘子龙还分享了那张红遍全网的“陪你看落日余晖”照。这张照片感动万千国人,疫情面前,大家都明白了生命的可贵。

作为一名医生,刘子龙坦言,他常常以一个一个的故事告诉身边人,人生除了生死,我们平时所有的烦恼和欲望,都轻如鸿毛。生死面前,人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哪怕只是一抹夕阳,亦或是一汪清泉,又或是一片云彩……但其实生命不只有生死,生命的意义在于珍惜每一天的日出和夕阳,在于享受每一秒的自由呼吸。

武汉的故事很多,武汉的人也留给大家很多的感动。”我珍惜每一个人的生命,我也珍惜我自己的生命,但人生中还有比自己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那是一份使命,一份责任。” 刘子龙说,生命的长河奔流向前,人们记住了悲壮的死亡,也记住了灿烂的生命,更多生命的挣扎与奋斗同样需要被铭记。假如自己的生命可以精彩一些,他希望是“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以我血荐轩辕”。

记者获悉,复旦大学第八届读书节系列活动也在线上拉开序幕。“在这次为防控病毒而实行自我隔离期间,我们每一位师生大约都有深刻的体会,我们离不开读书,离不开精神生活的追求,只有通过认真的阅读才能安定我们的心灵,树立起抗击疫情的信心。”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资深特聘教授陈思和说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