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牙也能逐渐远离哭声?“儿童友好”诊疗服务模式启动
2020-04-2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徐运 刘炫言

嚎啕大哭、在牙椅上反复扭动挣扎,这是许多家长最不愿意看到却又无可奈何的一幕。上海市儿童医院口腔科正式启动“儿童友好”治疗服务模式,让孩子在看牙的过程中逐渐远离哭声。4月28日,医院完成了首例“无哭声”口腔手术治疗,一位2岁半患儿在睡梦中就完成了原本大人小孩都担惊受怕的治疗。记者获悉,这也是该院在打造儿童友好型医院建设中又推出的一项服务举措。     

2岁半的真真(化名)最近下唇起了个包,这个包时大时小,但就是消不下去,来儿童医院就诊后才得知这是“口腔粘液囊肿”,正常情况下很难消失,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根治方法。由于担心孩子因为恐惧而不配合手术,以前口腔科门诊做这类手术只考虑能配合的的大孩子,而现在,真真这样的孩子也可以在梦乡中完成治疗。    

手术的主刀医师段阿竹告诉记者,整个麻醉过程全程由经验丰富的儿科专业麻醉医师进行,并利用专业设备全程监控身体状况,治疗结束后,患儿会先在观察室恢复一段时间,待完全清醒后,经过2-3个小时的恢复休息,正常情况下就可以回家了。     

这例手术只是开端。口腔科原工杰主任表示,今后医院的“无哭声”口腔治疗将主要针对多颗牙齿的“根管治疗”,也就是颗数较多的急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以及牙髓坏死等。如果一个孩子有五六颗牙齿有牙髓坏死,按照传统的治疗方式,他要往返医院看牙十几次之多,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家长的心理都是巨大的考验,到后来有的孩子甚至都不敢躺上牙椅。但如果全麻治疗,则一次手术就能解决全部牙齿问题,免去奔波之苦,更避免了让孩子对看牙产生“心理阴影”。“儿童友好”诊疗服务并不局限于要让孩子不害怕看牙,更重要的打造心理上的舒适感。      

“很多家长对早期干预还没有概念,又或者有疑虑和误区,但有一些情况等到12岁再干预就为时已晚,而且孩子从乳牙期开始就存在一系列牙齿健康风险,我们将提供从儿牙到正畸的一条龙服务。”原工杰主任表示。     

记者获悉,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儿童友好型城市作为21世纪城市建设的新理念,而学校、医院、社区、图书馆等场地是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重点。上海市儿童医院一直在积极探索打造儿童友好型医院,在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上,尊重儿童权益,保障患儿身心健康,使更多儿童得到社会的关爱,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徐运 刘炫言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