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邮轮港,捐献干细胞,他用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风采|向上向善好青年
2020-05-0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不是要把骨头敲碎,很疼?”在面对有意报名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时,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涛作为过来人,精准辟谣,打消大家的顾虑,宣讲入库流程。

“我们只不过来上海旅游,为何要隔离?”在宝山邮轮港,面对来自重点地区、需要隔离的一家十多口旅客时,刘涛耐心解释,安抚情绪。更为了开设首个邮轮港集中隔离观察点,三天三夜没有回家。

在岗时,他撸起袖子,冲锋在一线;8小时之余,他又撸起袖子,鲜血、捐干细胞,挽救一条条年轻的生命。

  参与全市首例居船隔离案例  

从小年夜开始,刘涛就进入了抗疫的待命模式。

1月26日晚上7点,在接到第二天要开设集中隔离点并执行道口的任务后,刘涛便连夜制定工作方案、流程、标识,落实人员安排,顺利完成邮轮港道口任务,并开设宝山区首批集中隔离观察点的场所。

第二天一早8点多,有一批从邮轮上下船的途径武汉等重点地区的人员,需要按照既定流程安排隔离、医学观察等。

有一家十来口人,情绪比较激动,他们中有人提出,自己本来是来游玩的,现在亲友团中有老人、有小孩,不希望隔离,更提出要查看相关文件。刘涛见状,苦口婆心地反复为他们宣讲政策,表示不隔离也许会带来相互感染的风险,倘若乘坐公共交通,对别人也是不负责的。“你们这里有老人,也有孩子,万一有谁感染了病毒,大家聚在一起,岂不是会集体中招?”听刘涛说的有理,一群人的情绪也渐渐平复下来。

连续三天,刘涛都睡在距离邮轮港一街之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彼时,公共卫生疫情防控物资不足,防护服、口罩等面临极度短缺,每天用在哪里,用几个等他都要精打细算,严格控制用量。

没过多久,他又接到一个紧急任务,需要对一艘运货船只进行居船隔离,这在上海也属首例。原来,这艘运送货物的船只来自重庆,船上有人发热,到上海流域后被确诊为新冠病毒肺炎,全船十多个人需要进行隔离。

因为船只停泊在江面上,无法靠岸,和居家隔离一样,向隔离人员运送生活用品、消毒物资等成了难题。刘涛便协同属地街道、长江航运公安局上海分局、宝山海事局等部门,一起行动。那一天,刘涛穿上了厚实的防护服,乘坐小船来到隔离船只附近,目睹了小艇远程传递物资的全过程。这一过程也被电视媒体全程记录了下来。

除了守住邮轮港,刘涛还要临危受命,守住洋桥道口。前期,他需要做好繁杂的排班工作。为了深入了解一线的情况,他自愿请命,成为首班12个小时岗的志愿者。期间,有一名60多岁的中年男子用额温枪测温后两次体温偏高,志愿者将情况报到了刘涛这里。这位男子生怕感染,异常紧张,刘涛一边安抚对方,一边尝试用水银温度计复测了对方体温,发现体温正常,原来是虚惊一场。

洋桥道口原本有四根机动车道,疫情期间,只开一到两根车行道和一根人行车道。有一天,突然出现了返程高峰,车流量激增。四根机动车道和一根人行车道全开外,又临时加了一个劝返审核点,现场的志愿者人手一下不够了。刘涛马上调整人员安排,现场指挥。

  捐赠造血干细跑,为生命接力  

在8小时工作之外,刘涛还是一名志愿者。2003年SARS期间,面对市民恐慌情绪,当时还是在校生的刘涛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加了“非典”热线咨询,为市民解答疑惑。

2005年,他在义务献血后,看到了是否愿意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回执,但那一年宝山还没有造血干细胞采样的地方。有一次他去闵行办事时路过那里的献血屋,特意到那里留样。

5年后,也就是2010年初,在得知自己的骨髓与一名女大学生配对成功后,他和家人沟通,在取得支持后,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为宝山区卫生系统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成功挽救了一条年轻的生命。

虽然此事时隔十年,但迄今回忆起来,刘涛还是觉得很有意义。在捐献成功后,有很多朋友包括一些学医的同行也向他咨询,如何采样入库。大家的问题五花八门,甚至还有人提出是否要把骨头敲开来,抽取骨髓;还有一些人问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否很痛。

刘涛陷入了思考,自己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捐献之前也只是对造血干细胞有一些简单的了解,但是连捐献的流程、哪里入库等具体信息都不是很清楚,那么肯定也有不少愿意捐献但是因为不了解捐献过程而迟迟没有加入中华骨髓库的人。况且,目前社会上有些人对捐献干细胞还存在着一定的误解。为了扩大知晓率,消除误解,他主动加入了上海市红十字会俱乐部,先后在卫生系统内部、学校等场所多次进行宣讲,利用自己医务工作者及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双重身份进行宣讲,不断提升公众对造血干细胞的认识。目前他还担任上海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服务宝山分队队长一职,在他的影响下,周边不断有人加入中华骨髓库,甚至还有一家三口入库成为志愿者。这些年,已经有10名左右的志愿者配对后,捐献成功。

2013年,刘涛还成立了“仁之馨”志愿者俱乐部,首批招募305名志愿者,目前年均志愿服务对象达万余人次。期间,他积极参与推进“爱心暑托班”公益项目、养老院、福利院等各项志愿服务。

近几年,刘涛先后被授予“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上海市优秀志愿者”“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