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江南文物,都来上海了
2020-05-25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上海迄今规模最大的江南文化主题展“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今天在上海博物馆揭幕。作为上海江南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此次展览以上博馆藏文物为主,借展安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等15家文博单位的重要文物。

江南文化艺术展是典型的主题性展览,展览突破单一门类,突破时间脉络,侧重文物诠释。很多与江南有关的国宝都亮相了。难得一见的是上海博物馆藏宋拓《淳化阁帖》。《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此次展出的是其中的王羲之的《秋月帖》和唐代虞世南的《大运帖页》。

其中王羲之的《秋月帖》存于北宋《淳化阁帖》“最善本”第七卷,是王羲之移居江南浙东山阴后,信笔回复友人盛夏问候的一缄书札。据上博副研究馆员谷娴子介绍,这是这缄书札起首的第一句“七月一日羲之白”,故而又叫《七月帖》。东晋的衣冠南渡对于江南文化发展是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王羲之他的祖籍在琅琊,如今的山东临沂市区,在南迁当中,他是从山东去到了江南,现在的浙江绍兴地区。

“这封《七月帖》就是王羲之在绍兴写的。7月1日在古代的立法当中,它是立秋后的头一天,文人墨客在这一天都会感时悲秋。王羲之也是这样子的,从他里面句子’忽然秋月,但有感叹’中可以体会到。”至东晋以后,江南就变得与从前不同,人文荟萃,雅士代出。

此次展览分为“悬古垂文——我欲因之梦吴越”“安礼达生——何妨吟啸且徐行”“铸业铭志——文采风流今尚存”“雅意闲趣——南国古来风物好”“怀器鸣棹——直挂云帆济沧海”等5个部分。包括良渚文化玉项饰、吴王夫差鉴、南宋范成大的《春晚帖页》、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等国宝级展品都将一一亮相。可以说,全国最重要的和江南有关的文物都汇集到上海了。这些展品过去只是单个呈现,现在却以“江南”之名,为市民展现出一派江南文化繁茂图景。

今天晚上,与展览同步推出的“江南文化讲堂”第一季第一期在上博学术报告厅开讲。首期讲堂邀请了中国史学会副会长熊月之、上海作协副主席赵丽宏和作为展览内容策划的谷娴子等一起围绕“江南文化发展与海派文化、红色文化诞生”“江南的柔与刚”等主题展开探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