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幸会!苏博》主题特展于上海举办,穿越时空,两地对话,赴大师心灵之约
2020-05-31 生活

巷子里的姐妹扑蝶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相隔104公里,苏州博物馆和上海浦东新区世纪汇亲密交流;相距400多年,明代才子文征明和当代艺术家隔空对话。时空转换就是这么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而这一切,都源于世纪汇引进的苏州博物馆建馆60周年特展——一场被命名为《复苏-幸会!苏博》的主题特展。苏州博物馆的宣教部主任,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李喆开动了不设限的想象,苏州博物馆拿出了最有代表性的藏品。而观众,作为隐形的参与者,一不小心就成为了这场展览的主角。

几何旧书,一缕江南雨

  空降苏博,幸会贝聿铭  

从世纪汇停车场乘自动扶梯上到LG2楼,转过楼梯,扑面便是白的墙,灰的镂窗,5个风格鲜明的大字:苏州博物馆。苏博60周年的特展,这里便是第一站。

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晚年为家乡设计的杰作,白墙灰瓦,移步换景,明明是简约风,却处处流淌着苏州评弹一样的苏韵。

这次特展,李喆特地邀请了几位艺术家,在小小的方寸之地,完美地诠释贝老设计精髓。进门处有一尊玻璃镜子的装置,设计师侯之向记者介绍道:“之所以将作品命名为《湖心停》,是因为作品以贝老的苏州博物馆蜂巢形建筑外形为轮廓,以贝氏旧居狮子林为创作灵感,透过镜面造型的巧妙运用,使其与假山相互映衬;而装置顶部又以绚丽的万花筒进行延伸,以虚实相生进行呈现,使消费者穿梭于假山群落的同时,还能获得诗意想象的无限延伸。”苏州园林的“叠山理水,移步换景”的特点因此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观众置身其中,仿佛与贝聿铭大师开启了一次灵魂对话。

绕过这座玻璃作品,一个白色的四方盒子在几株绿竹的掩映中。远观,不知所谓,近看,才知方寸之中有沟壑。关于这个作品,创作者、漫画家Tango告诉记者:“这是我第一次做装置作品,我为这件作品取名《悬浮苏博》。在这件作品中,苏州博物馆最有特点的中心广场被安置于方盒之中,四周有不同形状的开口。参观者靠近,可以从不同角度窥见苏博中心广场最有贝老特点的独家设计:人工湖、栈桥、片石山,看着这惟妙惟肖的置景,恍若置身姑苏,面对片石山,聆听贝老的教导。”

如果觉得意犹未尽,隔壁的互动区有乐高积木,可以让参观者也有一次创作的机会,矮桌上放着苏博的图样,也可以自己动手合成一幅苏博的画像。

非遗技艺苏州姚绣

  紫藤云下,又见吴门才子  

文征明是吴门四才子之一,和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一起演绎过好多文人雅士的风流趣事,流传成为小巷里的市井故事;他的一手小楷也流传百年。可有人知道,他曾经手植一株紫藤,让苏州小巷里满目春光?

这次李喆带来了文征明种下的紫藤的种子,他希望在同是江南繁华地的上海世纪汇开出花朵,让商业与文化完美对话。而跨界艺术家朱敬一、花植艺术家羊头则用自己的方式,再现了文征明当年的浪漫之举。

几扇苏绣,将尘世的喧嚣隔断,羊头用几支柔竹,编织了名为《空心》的景观。旁边,是苏博馆藏的吴门才子唐伯虎和文征明的作品,似乎呼应着《空心》的主题,于瞬间让参观者明白了这两位名动天下的才子,是如何视名利如粪土的。

墙角,一张方几,几支毛笔,信步走过去,拿起古人用的毛笔,或许你没有文征明那么漂亮的书法,但笔尖落下,应该能听到大师吟叹高山流水。

面前,一丛紫藤,几竿翠竹,身后是通向现代的门洞;转身,走上模拟的鹅卵石小路,漫天的紫藤云,垂下的,何止是花。紫藤和纱幔交织着,文征明那年营造的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景象,以更加浓烈的方式在世纪汇的一隅绽放。

艺术家朱敬一从唐伯虎文集中找来大量的警世金句,又写下自己的心灵鸡汤,妙语连珠。文征明没有想到,相隔500多年,会有他乡的知音,在他喜欢的紫藤云下,唐寅穿越时空与朱敬一对话,一生潦倒的唐伯虎也终于有了可以灵魂交流的知音。如果,这样的交流提早了500年,中国艺术史上是会少了一位愤世嫉俗的艺术家,还是多了一位通达圆满的艺术家?

徜徉在紫藤云下,感受的是吴侬软语的温润,领略的是江南才子的灵动,唯独会忘记,此时,已是公元2020年。

江南才子的后花园  本文摄影 杨颖

  汹涌国潮中,偶遇戴望舒  

走过紫藤云,一面墙上明代画家仇英版的《清明上河图》横亘在面前。900多年的故事,写尽了商业中心的繁华,在这里,人们看到的却不是汴京,而是姑苏。但这幅《清明上河图》却还不是宋朝往事,扫一下二维码,上传自己的照片,你会看到图上某人顶着你的那张脸,和古装伙伴吆五喝六。

然后,你就走进了苏州的小巷。隔断的矮墙,花棂漏窗。灰黑的斜屋顶,滴落着苏州一百年的雨,两百年的烟火气,三百年的神韵。两边,MINI的小布幡,招摇着苏博文创、绘璟酒馆的吆喝,精致的、别具创意的小玩意,处处透着中华文化的韵味。几把苏式的纸伞,让人不得不想到戴望舒和他的《雨巷》。虽然此时没有雨,还是忍不住回头张望一眼,看一看身后是否会有一位有着丁香一样芬芳的姑娘。

小巷很短,但亦可流连。在“九口山制本坊”把玩精美绝伦的定制簿本,闻一闻已经难得闻到的墨香,想象着在这样的本子上书写《雨巷》一样的诗歌,会不会有女孩子为之倾倒。对面是“日食记”面店,不用大厨,那包装精美的各色酱料,就足以让人食指大动。隔壁的抄书馆可以当作古董来把玩,电脑时代,用“意索笔铺”的笔,一笔一画地抄书,让身边的尘嚣慢慢散去,就会有丁香一样的心情了。

街巷很袖珍,但有味道,这便是李喆想传递给观众的味道。一圈两圈,逛着逛着,仿佛苏州隔空而来,又仿佛一时恍惚便已穿越。

从线下到线上,全方位消费的时代,如果说还有什么能激发起大家的热情,那就是有着鲜明传统印记而又清新脱俗的国潮风。苏博60周年特展,中国经典文化与商业社会“幸会”,创造了一个可以看、可以玩、可以沉思,也可以发呆的新境界。而每一个场景里大师的影子,恐怕是最有味道的。

“西洋镜”里看苏州博物馆是如何悬浮的

“文化最能打动人心,此次特展第一次走进魔都,也是一种探索。我们集中呈现了苏州博物馆的建筑和明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我们希望大家透过作品能体味到现代艺术家和贝老的思想的碰撞,也是现代艺术家和古代文人的隔空对话,如同完成了一场时光穿梭。”

——苏州博物馆的宣教部主任

《复苏-幸会!苏博》的策展人李喆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