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因有你|“萌新”如何变“大佬”?一对高职合伙人分享创业心路
2020-06-1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

在山西省阳泉市的一间出租房内,住着一个刚从上海过来创业的大学生。外面是办公区域,里面是一个小小的起居室。大多数时间,刘杰都不会待在这里,有订单了,他就是外卖小哥。来客户了,他就是市场经理。作为梦翔校园的微信外卖平台的创始人,日常平台运营也是他的工作之一。

经过了3次搬家、2次财务危机,刚刚站稳脚跟的他又迎接了一次疫情的“洗礼”。不过,这个刚满20岁的年轻人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挑战。

 一开始连商业企划都不会写 

刘杰是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2017级毕业生,曾获得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铜奖。和大多数学生一样,临近毕业的他,也在纠结毕业后的去向:创业还是就业?会不会一毕业就失业?

这时,一位在创新创业大赛上认识的同学吴世隆找到了他。“要不我们一起创业吧?”在学校食堂里,吴世隆信心满满地告诉刘杰,自己对他的名字早有耳闻:“你和我一起创业吧,我们可以打出不一样的天地!”创业的热情让他们俩一拍即合,成为了“高职合伙人”。

2019年的暑假到了,两个人决定先去初创企业体验一把创业的艰辛,当时他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活动运营。“主要的目的是看看我们到底能不能适应这样的工作状态。”刘杰说。刚毕业的自己,能适应这种高强度的节奏吗?能负担这种工作和生活完全没有边界的状态吗?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在暑假工作中,刘杰还恶补了一阵企业知识。“一开始,我们连商业企划都不会写,很多事情完全都是门外汉。”刘杰说。工作之余,两个人便泡在图书管里,找了一堆资料各自翻看。“那个时候,每天工作到凌晨,一个星期就会出一次差。”那时,刘杰每天晚上睡觉前,满脑子都是股权、商业计划……就这样,两个工科学生慢慢摸清了一点企业运营的“门路”。

到了11月,两个人决定正式开始创业生涯。

 搬了三次家,两次差点解散 

当你决定创业就会发现,这不仅仅是“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在基础问题的背后,有着无数个细枝末节的东西在等你决策。

一开始,几个问题就摆在两个人的面前:选择在哪里创业?公司名称叫什么?公司做什么?这些问题得先解决。“我们的初心,就是想做一个方便学生校园生活的平台。”

时下很火的外卖APP美团给了刘杰灵感:它既和学生息息相关,又有社交论坛可以相互留言评价,不正好符合我们的理想吗?

于是,一个想法渐渐成型。他想做一个“校内版的美团”: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下单到食堂,校园骑手接单后配送到寝室,平时还能在上面的生活服务论坛看到校园资讯,是校园生活的一大“利器”。由于在上海的竞争压力太大,两个人最后选择在吴世隆的家乡山西进行创业。

不过,创业之路并不是这么好走。去年到今年年初,两个“高职合伙人”经历了3次搬家,2次差点因为没创业资金而解散。也遇到过员工工资发不出来的场景。

“每次遇到困难,我就在想,当初我们为什么要创业。”刘杰分享了他的创业心得,“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创业维艰,当你选择创业的时候,你就得面对所要面临的所有事。”

非常幸运的是,他在12月拿到了个人投资20万元,这雪中送炭的20万也让公司重生。

为了节约成本,他就和合伙人一起骑着电瓶车送外卖。“京东执行董事刘强东也是从蹬三轮开始的嘛。”他调侃着自己的创业之路。

 创业是“自己立规矩”的过程 

“上大学之前,我只知道创新创业是一个很高大上的东西。”刘杰回忆起刚上大学加入创新创业部时的场景。“我就跑去问我的学长,这个创新创业是干什么的?有意思吗?在我的大学生涯中有什么帮助吗?能赚钱吗?”

当时,学长说过这样一句话让他记忆犹新:“创新创业部是服务学生,同时也提升你个人能力的部门”,于是在那一瞬间他就定下了入部的决心。

在大学三年的学习中,他从开始连创新创业是什么意思都不懂,到组织协办各类创新创业比赛,进而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慢慢从“小白”变成了“老白”。

“大学是一个暖棚,它会呵护你保护你,但社会是一个沼泽地,你越挣扎就会陷得越深,所以你必须沉着冷静德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刘杰这样分享他的创业心得。创业过程中改变了方向,如果这件事做成了,别人会说你“及时反应、快速调整”,可如果这件事失败了,大家会评价你“不坚持初心,容易摇摆”。 

“创业是自己给自己立规矩的过程。”在刘伟眼里,创业带来的孤独感和心理压力经常伴随着他。在疫情期间,学校实行了封闭式管理,这让他们的外送业务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本来计划三四月份会进驻一所新的学校,但是现在基本上要暂缓一波。”刘伟表示,目前的14名校园骑手都是一所学校的学生,一来降低了风险,二来也用这种方式促进就业。

最近几天,他还在忙着装修他的新店。过几天,他们两个合作的西餐厅和烧烤店就要开张了。谈起新店和未来,刘杰颇有些踌躇满志。“我的偶像是《奇葩说》的马东,觉得他特别靠谱,无论是对大局的把控还是长远的目光,都很值得学习。我是高职的学生,参加过很多创新创业类的比赛,就应该比本科学生更加努力和更加现实,也更有勇气。”

这是来自一个年轻人创业宣言,也是他与生俱来的,时代给他的力量。


青春上海U选来咯

快快get起来!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