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要新增50座城市公园,还有门票免费、降价的好消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上海正在研究逐步加大公园免费开放力度,降低门票价格,今年要新增50座城市公园,未来,郊野公园总面积将达到600平方公里。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邓建平在今天的民生访谈中透露这一消息。
逐步加大公园免费开放力度
邓建平透露,上海将逐步加大公园免费开放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在册城市公园352座,90%以上的公园已经免费开放,仅有动物园、植物园、共青森林公园、滨江森林公园等等19座专类园、古典园林收费。
“一部分先免费,逐步加大免费开放的力度。”邓建平表示,正在研究逐步加大公园的免费开放的力度,同时还要降低公园的门票价格。
除了公园,上海还将“见缝插针”增添市民身边的绿色空间。上海土地资源稀缺,近年来,本市绿化部门积极挖掘城市中的边角地块,通过打造市民身边的街心花园,为上海增添了一批精巧的绿化景观。到去年年底,全市已建成151个街心花园,疫情期间,这些身边的“小花园”也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一部分市民无法到城市公园游园的遗憾。今年到年底要新增加50个这样的身边的小花园。
上海将全面推进城市公园的建设。目前全市城市公园352座,郊野公园7座,国家级森林公园4座。今年全市还将新增城市公园50座,到“十三五”末,全市城市公园总数将达到400座。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各类公园数量总数达到1000座,数量翻一番,建立起以国家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地区公园、社区公园为主体的城乡公园体系。
郊野公园未来总面积达到600平方公里
城市绿地以外,上海也将增加森林绿带、郊野野趣。目前,上海有佘山、东平、海湾、共青等四个国家级森林公园。首批规划的21个郊野公园中,金山廊下、松江松南、青浦青西等7座试点郊野公园已经全部开园运营。未来,本市郊野公园总面积将达到600平方公里。
邓建平介绍说,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林地面积从1999年的37万亩扩大到2019年的191万亩,“十三五”期间全市造林30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99年的3.17%提高到2019年的17.56%,预计到今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18.2%,应该可以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全市森林生态服务总价值达到152.67亿元,为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添砖加瓦。
为了让市民可以走进森林、享受森林,2012年起上海已经在23片生态公益林和经济林中,进行了开放式休闲林地建设的初步尝试。目前,本市沪郊竖牌开放式林地试点达到19片,面积约3万亩,将原本“看得见走不进”的林子,变为“可穿行的绿洲”。2019-2021年,全市计划建设8个面积1000亩左右的大型开放休闲林地,足不出“沪”,上海市民将享受到更具野趣的大自然。
去年,外环绿道浦西段基本贯通,全市建成外环绿道总长度达55公里,涉及长宁、闵行、普陀、宝山、徐汇、嘉定等6个区。截至2019年,全市已建成绿道881公里,预计到年底,绿道总长将超过1000公里,形成了一条“长藤结瓜、以藤为主”的环城绿带。环城绿带今后还将逐步改造升级,实现从环城绿带向环城公园带的功能性转变,让更多的市民走进绿道,分享上海生态建设成果。
新增5家“安全优质信得过果园”
夏季到了,邓局长还在线“带货”,推荐上海的本土水果。据介绍,上海林果品种结构正在逐步优化。截至2019年底,上海现有果树面积20.29万亩,全年果品总产量27.73万吨。
上海现有果林20余万亩,除了四类主栽树种:桃、葡萄、柑橘、梨,还有小众品种丰富市民餐桌,如猕猴桃、蓝莓、枇杷、樱桃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已经形成“一区一品”的区域特色果品,其中南汇水蜜桃、马陆葡萄、光明黄桃、仓桥水晶梨和金山蟠桃等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的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形成“传伦”葡萄等17个上海名牌。从2011年起,上海开始“安全优质信得过果园”的创建认证工作。目前,上海市共有83家“安全优质信得过果园”,比去年又多了5家。
据介绍,本市果品供应周期比较长,从5月的枇杷、蓝莓到夏季的葡萄、梨、桃,再到秋季的柑橘类,大半个年头都有市郊沪产新鲜水果的供应。经济果林的发展,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还推进了果品文化、果品旅游产业的发展。“南汇桃花节”“马陆葡萄节”等果树主题的旅游节庆已经深入人心。
2800多座环卫公厕防疫消毒到位
关于市民比较关心的公厕防疫问题,邓建平介绍说,目前全市一共有2800多座公共厕所,疫情暴发以后细化了公共厕所的管理的规范作业流程。“一个客人如厕走了以后专门对他消毒,一客一保洁。疫情期间2800多座环卫公厕全部正常开放,6000余名在岗的一线保洁人员每天开展全面消杀工作,增加环卫公厕保洁频率。”
对于垃圾分类工作,邓建平表示,上海垃圾分类工作依然存在不足。比如针对500万流动人口的垃圾分类宣传还不够,单位分类达标率低于居住区,另外还存在个别垃圾清运车有“跑冒滴漏”等现象,一部分末端湿垃圾处置设施现在还在抓紧建设过程中。
他表示,今年一方面围绕巩固提升分类实效,要加大工作力度, 争取居住区和单位的分类达标率要达到95%,示范街镇力争达到85%以上。同时完善两网融合体系。完成6000个可回收物服务点、170座中转站和10座集散场标准化审核。并加快处置能力建设,今年计划新增干垃圾焚烧能力2000吨/日,焚烧能力今年底达到21300吨,湿垃圾的能力要增长每天1450吨,就地处置能力达到每天增加500吨,到年底,湿垃圾总的处理能力每天可以达到7000吨。
青春上海U选来咯
快快get起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