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口罩最大日产能超6000万只,不用囤!
2020-07-01 上海

青年报资料图。吴恺/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目前上海已经建成了29万个充电桩,累计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127公里,已基本完成本市中心城区的5G室外覆盖……今天(1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做客《2020上海民生访谈》,就很多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回应。

充电设施的安装由事前审批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越来越成熟,自动驾驶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2017年,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市交通委组建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推进工作小组,至今,上海已累计开放测试道路127公里,向20家企业颁发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牌照78张,企业数、牌照数都位居全国首位,整体发展水平领先全国。

目前,上海率先制定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智能网联重卡高速公路载货试点运营、布局智能网联汽车核心产业链,并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标准体系,已经形成了嘉定自动驾驶载人示范、临港自动驾驶重卡载物示范、奉贤自动泊车示范,以及公交、环卫自动驾驶示范等联动发展的格局。

在不少市民关心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及牌照申领方面,吴金城透露,目前上海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安装已经与申领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环节并联进行。用户只需在购买新能源汽车后60天内完成充电桩及配套设施安装即可。充电设施的安装不再作为牌照申领的前置核查环节,充电设施的安装由事前审批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

据悉,为了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用户需要安装自用充电桩,纯电动汽车用户可以选择安装自用充电桩,也可以挂靠公共充电桩。目前全市已经建成29万个充电桩,其中公共和专用充电桩约9万个,车桩比在1.1:1左右,可以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此外,在5G基站建设方面,吴金城表示,上海将从原计划的三年内每年完成1万个室外基站,调整为两年完成3万个5G室外基站,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已累计建设5G室外基站超过2万个,已基本完成本市中心城区的5G室外覆盖。今年将完成10大商圈深度覆盖,确保重点区域的室外5G平均下载速率达到500M以上。

在提升交通枢纽5G网络感受度方面,今年将完成浦东、虹桥两大机场主要区域、297个地铁的地下站厅站台等交通枢纽5G覆盖。此外,还将重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商务区、张江科学城、崇明花博园等重要区域的5G建设,提升市民5G网络体验。

上海口罩最大日产能超过6000万只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市经信委重点抓口罩、防护服、隔离衣、消毒液等应急防疫物资的生产保供。吴金城表示,上海的口罩日产量已从春节前的40万只/天提高到了3600万只/天,最大日产能超过6000万只。万一疫情出现反复,市民也不用囤积,上海的口罩产能完全能够保障市民的需求。

小口罩关系到大民生,疫情促使上海口罩企业的生产变得更加精准高效,生产设备也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更迭。比如,上海大胜口罩厂有30多条全自动流水线,其中自主研发的就有26条,产量相比半自动化的产线要翻一倍,还节省了2/3的人工。上海海樱的10条口罩生产线是企业参与研发的全封闭、自动化的智能设备,从原料上机到单独包装好的口罩生产出来,整条流水线只需要1分多钟,并且不需要任何人工参与,还能同步进行质量检测,自动筛除掉生产线上的残次品,可以说是“口罩生产的超级工厂”。

除了抓好应急防疫物资的组织保供外,市经信委还承担了市复工复产复市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的职责。吴金城说,围绕“六稳”“六保”的要求,市经信委会同市复工复产复市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其他17个成员单位,花了很大力气来防疫情、抓生产、促发展。

疫情期间,市经信委支持相关的企业和服务机构开展“云招商”“云签约”“云开工”,3月31日组织了总投资4418亿元的152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推进26个特色产业园区优质项目落地,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和重大影响。


青春上海U选来咯

快快get起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