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部志愿者到留下当一颗“螺丝钉”,他在雪域高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路
2020-07-1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6年前,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生胡赟踏上了赴西藏志愿服务的道路,2年后,他选择了留下,成为西藏建设的一颗“螺丝钉”。他说,做出这样的选择,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选择援藏   给自己时间思考未来  

第一次选择进藏,胡赟坦言只是想给自己一点时间“思考人生路”。

2014年临近毕业时,胡赟在上海已找到工作,在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实习。4月左右,辅导员在同学群中发布的有关西部计划的政策,让胡赟有些心动。“虽然说已经在工作了,但实际上我还没完全想好自己以后的路怎么走,西藏那么大,是个思考人生的好地方。”

他没去过西藏,但和大多数人一样,对这片土地很向往。他看过《红河谷》,看过一些有关西藏的纪录片,印象中的西藏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从小到大,生在安徽宣城的胡赟去过的远地方也就是北上广。“我想去感受一下祖国的最西边是什么样的。”

一望无垠的蓝天,苍茫的大地,纯净的雪域高原。胡赟打算用一年的时间,给自己一个缓冲,在面临着毕业迷茫的时候,好好思考一下未来的路怎么走。

他本来也没抱太大希望,因为学校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竞争“还挺激烈”。笔试时约有100人,到面试时只剩20个人左右。最终,胡赟成功成为10位被选中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之一。7月底,他和学校另外两位同学一起踏上了那片之前从未踏足过的土地。

“很激动,很忐忑。”那时候的胡赟并没有想到,一年后,他会选择继续延续一年服务期;两年后,他会选择长留在了那片土地。

  决定留下    就是不舍得走了  

第二次选择留下时,胡赟不再是那个懵懂少年,25岁的他对自己想走的路更加坚定了些。2015年到2016年的第二年志愿服务期间,他就逐步确定好了自己扎根西藏的想法。

胡赟在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工作,1991年的他是当时科室最年轻的一个。除了协助做一些行政管理工作,他也会跟随一些科研项目下乡调研,走了不少地方,长了不少见识。

他实地了解到了西藏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发现了每一天细微的改变。“林芝有旅游资源,相对发展比较好。而像那曲一带很多地方特别贫穷,但政府和人民一直在努力,近几年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已经逐渐带动起来了,每次下乡,能看到老百姓肚子越来越饱、穿得也越来越好了。”

他拥抱着祖国壮阔的山河。林芝市南伊沟茂密的原始山林,原生态的绿色泼墨般滋润着双眼;大峡谷中奔腾万里的河水气势磅礴,让人顿生豪气万丈;远眺南迦巴瓦峰,能看到阳光洒在雪山上,美得纯净又神圣。

他感受到了西藏人民最真挚的感情。单位里的藏族老大哥,从胡赟刚到西藏时,就一直像个真正的大哥那样关照着他。“他学历不高,但工作经验丰富,会毫不吝啬地指点我,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会向我虚心请教,从来不摆老资格的架势。跟我几乎什么话都聊,怕我想家,担心我心情不好,时不时请我吃饭。”

在西藏那几年,胡赟也发现,西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落后,奔跑的速度更是让人激动。2014年进藏前,有前辈志愿者说2004年进藏时还曾经坐着牦牛进城。10年后胡赟过去时,看到了正在建的川藏线,还有更多在建的高速公路。拉萨到国内很多地区的航班都逐渐开通。“前两年到合肥的航班也开通了,我回家都能一天来回。”

所有这些都是让他愿意留下的理由。“就是不舍得走了。”

  长期服务    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辛苦的时候也并非没有。胡赟从没上过高原,进藏第一天,火车进站,一车厢的志愿者几乎都出现了高原反应,胡赟也不例外。头痛、浑身没力、不想动,“感觉头都快有点炸了。”这种状态差不多持续了一个月才慢慢好转。

去的时候是夏天,怕感冒,不敢洗澡洗头,憋了快两个星期才洗了个澡。高原冬天天气尤其干燥,对于胡赟这样一个生长在湿润环境下的南方孩子来说,也是最难以忍受的。如今第6年了,冬天的时候他还是经常会鼻子出血,嘴唇干裂也很常见,“也不会当成什么大事,习惯了,出个血就止血呗。”

高原地区长期缺氧,身体状态也不可避免地有所改变。大脑供氧不足,说两句话忘了第三句话是什么,出现短暂性地失忆。到如今在西藏呆了6年,胡赟觉得自己的记忆力也有所下降,“但是还行,还够用。”他笑着说。

   直到现在,胡赟的妈妈还是希望儿子能尽早回来。家里就这么一个独生儿子,考到了上海读大学,家里人都希望他能在江浙沪一带找个工作,离家近一点。“他们就是不放心。”但胡赟还是挺坚定。

“去西藏,不管是准备呆一年还是像我这样留下来,做出这个选择的同时,本身就抱着一种去奉献、去吃苦的打算。”胡赟说,和上海相比,西藏确实条件艰苦,也是国家扶贫的重点地区,但越是贫穷艰苦的地方,越是需要有人去建设。

  6年时间    甘愿做一颗“螺丝钉”  

6年时间,胡赟做得更多的还是一些很普通的琐碎工作,他说自己就是一台巨大机器上的一颗小螺丝钉,“但对西藏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2017年8月,他选择留藏的第二年,自治区农科院成立了一个新的研究所,叫农产品开发与食品科学研究所。在那之前,西藏并没有一个专门从事食品科学研究以及农产品加工研究的专业研究机构,这是第一个。研究所成立后,可以对西藏一些特色农产品进行附加价值的开发,挖掘更大的产业价值,提高价值链,建立起产业链,赋予更多的现代农产品意义,这也是西藏产业发展的需求,通过产业扶贫帮助人民脱贫。

而从成立最初的准备文件起草,到法人申办程序等等,研究所的创立就是胡赟和其他3位西藏当地干部合力完成的。“可以算是创始人之一了。”说到这事,他颇有成就感。

在西藏这几年,他也有过纠结的时候。“偶尔也会产生出回家的想法。”最初,离开了熟悉的家人朋友和生活环境,孤独是难以避免的。这两年,看到一些留在江浙沪一带工作的同学、亲友,收入比自己高,有着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也难免会有所比较。但看看西藏的天空,他就释然了。

“我会告诉自己有所失必有所得。”胡赟说。

  对话胡赟  ═ ═

记者: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给克拉玛依大学毕业生的来信有何感想?

胡赟:我觉得很受勉励。无论是到西藏,还是到新疆或是祖国一些偏远的西部地区、基层地区工作,确实条件特别艰苦,但我们都是祖国的一份子,做好手上的小事儿,可能不是很起眼,但都是为祖国做贡献。

记者:你已经在西藏工作了6年,会选择一直留下来吗?

胡赟:这个确实是我会考虑的问题。6年期间送走了一些人,有坚持了10年最后还是回乡的。这也是西藏面临的现实,不断会有新人进来,也不断会有流失。我当然也有犹疑的时候,尤其是工作压力大、不顺利的时候,但到现在为止,我还是觉得我愿意继续留在这边,甚至干到退休,只要我能坚持下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