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杨浦滨江,提出打造科普观察16条“金点子”
2020-07-30 上海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打造滨江自然科普基地——“市民候鸟观察站计划”;精准设计一批与滨江治理相关的公益创新项目;在滨江内各个百年工业遗址中融合数字科技等新兴技术,定期在公共空间开展滨江百年工业的主题宣传活动,让市民、游客了解上海工业百年发展历程及杨浦滨江未来的发展规划……

人民的滨江如何治理?杨浦的社会组织纷纷给出金点子。在昨天举行的“社会组织新作为,人民滨江展新貌”2020年杨浦区社会组织年度峰会上,公布了16条创意迭出的滨江治理方案。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杨浦区向全国社会组织发出了“社会组织参与滨江治理金点子”的征集号召,经过筛选,此次峰会现场公布了16条金点子。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彩虹科学公益团队认为,杨浦滨江是上海市区内鸟类观察的好去处。上海位处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每年都有无数的候鸟往返,鸟类在途经上海时需要到附近水域补充食物,其中黄浦江沿岸就是不少种类的银鸥喜欢停留的地方。这些银鸥主要聚集在陆家嘴至吴淞口炮台湾公园的黄浦江下游江面。杨浦滨江步道正是处在这一段的江岸,是非常好的冬季赏鸥地点。同时,根据前期调研,大型鸟类夜鹭也在杨浦滨江段的江岸建立了稳定的小型种群,繁殖和生长阶段的各种行为都能够进行长期的观察。

于是,该公益团队提出,要引导民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组织居民学习和观察本地物种、学习生态科普知识。杨浦滨江曾经的工业建设让大量鸟类远离了这里,但随着杨浦滨江生态环境的恢复,这些讨喜的自然精灵们又回到了这里。在专业团队的引导下,组织市民观察、学习鸟类知识,逐渐形成一种热爱自然、自发保护城市中自然生态的优秀风气,把杨浦滨江建设为市民的自然公共空间。

该公益团队提出,因地制宜打造科普观察站。旧工业带退出后,滨江风貌依然以工业历史为主,配合步行道的建立,成为上海市民极好的休闲去处。可在滨江建立小型科普空间,一方面可吸引途经市民了解、学习本土生物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全上海热爱自然生态的团队和个人参与到滨江生态走廊的建设中来。

在这一金点子中,还提到了滨江步道中有供游客休息的区域,这些区域是极好的宣传场景。可设计和布置上海本土鸟类知识展板,沿途介绍滨江生物相关信息。当杨浦滨江的生态科普名片为广大市民所认可后,可进一步的联合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将更多的生态知识打包为科普活动,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生态科学素养。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