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影像创作者需要什么?《老兽》导演周子陽:要有强大意志力
2020-07-31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也是无数热爱电影的年轻人的大聚会。前两天,“从4分钟出发”的短视频单元揭晓了推荐作品,鼓舞了不少年轻人。而为了让他们更有实战经验,组委会还在这个单元首次设立“探索课程”,由几位导师坐镇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为有志于影像创作的青年人才“传道授业解惑”。获奖无数的电影《老兽》的导演周子陽,就是导师之一。他的经历鼓舞了很多后来者,但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中却得知,他的经历并不顺利。

  写剧本写到全身不能动  

很多年轻人热爱电影或者热爱拍电影,对于一些导演的作品,他们看后经常能提出各种理论,但真的让他们去创作,往往就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周子陽非常直率地用去餐馆吃饭,来说明了这样的现象:“就像大家点评一个菜,比如说某家饭馆的菜好吃,大家都知道如何点评,也都会懂得什么食物好不好吃,但让你去做这个菜,我觉得会做的人很少。只有真正去创作和实践,你才能了解很多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影迷和电影的创作人员之间,其实是有很大差异的。”

这些差异,就体现在剧本阶段。总有人觉得,新导演一定要拍一部自我表达的电影,但他们丝毫不考虑受众。而周子陽就说,一部电影中,“一定是三条腿(组装成)一个凳子——人物、故事和主题。如果这三个缺一条腿或者某一条腿不是太稳定,这个电影一定是差一点意思的。所有我们看过的经典的电影、影响到我们的作品,我们往往记得的不止人物,故事,更多的是被它主题的深度的一些东西所打动。不管是华语电影还是国外的一些电影,都是这样的,它一定是人物承载了导演这个剧作家的思想,所有思想在这里面人物里面承载着、表达着,让这个人物去经历故事,才能展现他人物的魅力。”

他的《老兽》和《乌海》两个作品,都非常特别,像《老兽》,拿了包括金马奖、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等在内的多个大奖。他创作这些作品,就耗费了大量的精神,去完善它:“我写《乌海》的时候,我记忆特别深刻,是因为我连着写了两个剧本嘛,我已经就是到极限了,然后写到《乌海》最后几天我已经就是因为天天在写,一坐坐十几个小时,最后我都不能坐了,只能站着写,只有手指头和脑子能动,全身感觉哪儿都动不了,是疼痛,特别难受,精神上也难受,但是写到最后那天的时候,你的人物、情节、主题就在里边啪的一下形成,产生巨大的爆发力,然后你此前的那种痛苦全消失了。”

  最难的是坚守,要有强大的意志力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创作是艰难的,但更难的是坚持创作。非科班出身的周子陽从2005年拍短片开始,到自己2016年写完第一部长篇剧本、2017年拍出来,中间经历了12年的漫长岁月。“12年真的是很长了,会有无数的变化,真正的问题是自我能不能坚守。”他感慨地说。

他在北京十几年,热爱电影的年轻朋友很多,但他发现身边的同路人慢慢地消失了,“有做生意的,有‘曲线救国’就不回来了的,有的是很有才华的。在这一行,没有强大的意志力,做下去是非常困难的。我后来发现人到最后往往比拼的是意志力,以及你对一个东西的不低的期许、对于内心标准的坚持。”

有的导演会拍自我意识很强烈的艺术电影,也有人倾向于类型片、商业片,周子陽属于前者。他说,意志力产生于坚定和诚恳的表达信念——思考是什么让你变得成为现在的自己,思考在你的生命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比如说电影,我更倾向自己想做的电影,兼具思想性和观赏性,有自己的美学风格以及倾向的主题。”

在拍完《老兽》一举成名后,有不少大制作、内容有质感的商业电影找到周子陽,但他仔细考虑后,“觉得毕竟不是我自己最想做的东西,所以就挽拒了。”

他说,并非人人都要像他一样选择,但青年创作者要想实现自我,就一定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创作心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面对最真实的自己。“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的接触、观念和思想,所有的选择和判断,这些东西都会累积和聚焦在你的作品里面,让你的作品变得独特。”

“一个人在为一件事情付出,别人的眼睛是能看见你的。这个东西谁也欺骗和逃避不了,奖项也蒙蔽不了。”他说,侯孝贤的这句话,对所有的青年创作者,都是一句警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