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管齐下做好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截至7月底应届生就业率超8成
2020-08-05 青年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非常之年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非常之举。

依托本市招生和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形成的跨部门合力,沪上高校不断整合资源扩大岗位供给、不断优化服务提高精准度,将稳就业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引导毕业生精准就业、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截至7月底,应届生就业率突破8成。

  形成合力扩大岗位供给  

  国资部门推近万余招聘计划  

2020年上海高校预计毕业生总量为19.3万,生源总量与2019年相比上升0.3万,其中研究生4.9万,本科9.8万,专科(高职)4.6万。

市教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教育部门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依托市招生和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形成跨部门合力,推进落实既定部署。其中之一,就是抓就业渠道拓展,形成部门合力扩大岗位供给,全力稳住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基本面。

对很多毕业生来说,“天天有市场、周周有专场”的全天候网络招聘市场,线上求职成为了一种新常态。目前,面向上海高校毕业生已经组织10余场网络招聘会,动员2.6万余家用人单位参加,累计提供24万余个就业岗位。

在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九条”方面,上海动员行业条线为高校毕业生开辟就业岗位。比如:国资部门拿出近1.3万个国有企业岗位定向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占全年计划招收数的53%,较去年同期增加近20%。

华东理工大学2020届博士毕业生金庸和谭慧玲这对90后博士夫妻,双双摘下了“2020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又同时入职国企,分别签约上海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和上海华谊集团技术研究院。对于未来,他们希望把在学校的所学所得,全部用在工作岗位上。

  用好用足现有促进政策  

  市属高校硕士研究生扩招15%  

此外,今年民政部门面向高校毕业生推出1000个“社工”专项岗位,成为新增量;组织部门统筹的“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招录规模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倍;公务员、人社和公检法部门提出本年度区级及以下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公检法部门文员、辅警招录工作中,适当向高校应届高校毕业生倾斜。

教育部门开发出1093个高校科研助理岗位和5800个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卫健部门推出近3000个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组织线下专场招聘;财政、税务部门积极研究制订促进市场主体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税费政策。

在用好用足现有促进政策方面,上海通过加大指导高校落实“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鼓励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创业。

高校征兵宣传也不断加强,动员更多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落实“扩招”政策,市属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量增加15%,扩招硕士研究生3250人,专升本招生计划由占全市高校专科毕业生总量8%增至10%,扩招专升本学生2032人;用好高校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政策,计划拿出近500个招生计划,为有升学需求的学生提供相应服务。

  就业供需精准匹配  

  “各种群”确保“一生一策”  

为了加强就业供需精准匹配,教育部门与市大数据中心依托“一网通办”建立“毕业生就业随申码”平台,而“一生一策”也成为今年求职季的一个高频词。

各高校通过排摸,把学生分门别类拉入不同的群,除了共性信息推送,还有专业老师时不时开个小窗进行私聊、开起“小灶”。

不久前刚和一家国企签约的2020届毕业生周天荣,实现了自身的许多转变。从刚开始的“盲就业”到后来的“慢就业”,再到被学校拉入“求职集训”,如今顺利签约。她和出手相助过的老师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谢谢老师”。

“一生一策”,通俗来说,就是针对尚未就业学生的状态,通过按照排摸出的7种类型,分门别类,建立个人档案和实行后续的动态追踪。7种类型包括:正在寻找合适工作岗位但还没找到的、准备“二战”升学的、“二战”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正在考察市场准备创业的等。

“我们再把尚未就业的学生逐人排摸掌握情况,针对性开展指导服务。对正在找工作的学生,加强岗位精准推送和就业精准指导,帮助尽快找到工作;对已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发动辅导员队伍针对待升学、近期签约、出国申请、机关事业单位考试录取、创业、参军入伍等不同情况,分类给予精准指导帮助;对‘慢就业’的学生群体,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先就业再择业、先就业再发展。”市教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这样解释。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