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怕吃苦!基层就业项目招录翻番
2020-08-0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今年,上海各高校落实“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鼓励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创业。据了解,这些基层就业项目的招录规模,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倍。“年轻人不要怕吃苦,越是基层、越是一线岗位,越能熟悉情况、越能锻炼人”,这些谆谆教诲,成为大家启程出发前师长们赠予的最特别行囊。

◆ 华东师范大学学子 ◆

  从黄浦江畔到天山南麓,将青春扎根在祖国边疆  

今年,华东师范大学西部就业学生共671人,为鼓励和引导毕业生赴西部地区就业,华东师大还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切实措施。

就业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加大了对西部就业的宣传力度,向全体毕业生发出“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倡议,加强对毕业生的价值观引领。同时,学校与西部地区用人单位的主动联接,对接选调生等基层就业项目,召开西部地区招聘宣讲会,引导学生关注西部、服务西部。

学校还制定《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生去西部地区就业奖励实施条例》,设立“服务西部奖”,颁发“服务西部奖荣誉证书”和奖金,表彰奖励志愿到国家西部地区就业的应届毕业生,积极宣传毕业生相关代偿补偿政策,引导更多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建功立业。

从黄浦江畔到天山南麓,将青春扎根在祖国边疆。今年,学校地理科学学院入选本年度西部计划的硕士毕业生孙笑丽、本科毕业生黄宇阳,均被分配到了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塔温觉肯乡幼儿园的岗位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两人报名时的第一志愿都是基础教育,如此结果可以说是如愿以偿。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支教,这是我作为一名华东师大毕业生的使命所在。”孙笑丽这样说。其实,西部计划是她放弃了其他就业选择作出的最终之选。然而,做出这个决定,还是听从了内心的选择,“我觉得这一年的生活将会是我人生中一段特殊的经历”。

黄宇阳在接到通知的第一刻,就开始了对未来一年志愿服务工作的规划。在他心里,地理学让人认识脚下这片土地。也因此,他希望能在教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国。

除了奉献,黄宇阳选择西部计划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我磨砺。“西部是一个磨练人的地方,我要更加自律,在提高工作能力的同时保持学习状态,保持探索创新热情。”出发前,黄宇阳还用学习到的软件技术为那片热土绘制了一幅地图。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子 ◆

  当过兵做过学霸,再选择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2020届毕业生赵重,是一名中共预备党员,今年,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奔赴祖国西南的云南省德钦县奔子栏镇叶日村,从事医疗卫生相关工作。

大学入学前,赵重曾在北京武警总队服过两年义务兵役。在部队的两年,各种军事训练和摸爬滚打,让他蜕变成为一个坚毅果敢的男子汉。

退伍后,赵重回到学校正式开始学业。因为对知识充满渴望,学习起来总是不觉得累。每天,他早早起床,按时到教室上课,下课后就去图书馆学习。几乎每一位任课老师都对这位上课总是坐前排、聚精会神听讲的学生印象深刻。就这样,赵重最骄傲的事情就是连续五个学期都获得了学校的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

赵重在学习之余,也与志愿服务结下不解之缘。他曾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小叶子”,这段志愿经历弥足珍贵,赵重不仅见证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更拓展了视野、丰富了阅历。

去年7月,赵重作为观众参加了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出征仪式,看到台上西部服务志愿者们精神抖擞,在心中对他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今年,当新冠肺炎疫情毫无征兆地突然席卷全国,他看见无数同龄的青年学子奋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更有感触,也更有斗志。

当去西部的机会出现在面前时,赵重没有犹豫。“扎根西部、服务基层的经历不仅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西部、了解基层、了解祖国,更会是一次将奉献国家与实现自我价值完美结合的宝贵经历。我们将在服务西部基层的过程中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