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体育锻炼有助孩子保护视力,但具体怎么做?
2020-09-0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张逸麟/文 常鑫/图

国家对于青少年预防保护视力、预防近视非常重视,去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其中就专门论述了增加日间户外活动对于青少年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并针对个体、家庭、学校都提出了孩子户外活动、作息时间的建议。

体育锻炼有益于青少年保护视力,这个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但具体该怎么做?上海体市育学院去年启动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ICF理论下青少年视力健康的体育活动干预机制研究》,专门研究如何利用体育活动帮助青少年保护视力,目前项目即将进入实验阶段。

  提倡体育锻炼需要良好的环境  

项目负责人、上海市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张业安表示,体育锻炼,尤其是户外锻炼对于青少年视力的益处已经被论证过很多次,户外运动能接触到更多的阳光,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产生多巴胺,多巴胺的分泌能够对孩子们的眼轴增长有抑制作用。

同时,我们现提倡孩子多参与小球运动,类似羽毛球、足球、乒乓球之类的会使眼睛反复的进行焦点切换,对晶状体、睫状体的周围的韧带和肌肉会有一个收缩和舒张的作用,能够缓解眼睛疲劳。这些都是运动有益于孩子们保护视力的原理。

当然提倡孩子们运动也需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卫健委的指南中提到了几个明确的指标,比如幼儿院阶段孩子们的户外运动时间提倡要达到3小时,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间要控制在1小时之内。这些指标能不能落实,孩子们是否会积极的参与运动,都需要激励。

张业安表示,比如之前云南的中考“体育100分”的作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激励,能让孩子们自觉自愿的走出教室,投入到运动中去。

  专业视觉训练比眼保健操更有效  

当然要达到保护视力的作用,也需要科学的运动。在张业安看来,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们,特别是幼儿园的孩子,在参与运动时应该遵循量少次多的原则,“比如指南上要求低年龄的幼儿园学生每天户外活动3个小时,你不可能连续跑2个小时。真正好的做法是每次活动有一定的间隔时间,通过户外活动来缓解孩子们用眼疲劳的次数,所以这个运动要量少次多,我觉得很重要。 ”

在张业安看来,最好的运动方式是把运动融入生活,成为孩子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比如日本一些学校在上学和放学时设计了一些“智能校车”路线,延长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时间,这样就避免了刻意让孩子增加运动量,而是潜移默化地提高孩子们对运动的兴趣。

在运动的选择上,张业安也指出小球类运动对于保护视力很有帮助,“球类跟其他的项目不同的是要孩子们多动一些,眼睛也多用一点,在这个过程中眼球的焦距不停地变化,对眼部肌肉的锻炼、眼睛的神经反应,还有眼部的血液循环都有好处。”

至于一些已经有视力问题,或者处于近视边缘的孩子们,张业安也提议进行专门的视觉训练,“现在学校都会做眼保健操,但和运动锻炼类比,眼保健操就像是热身,真正的锻炼需要针对性。比如经常提到的晶体操,可以通过那种交替地交替的看近、看远,使晶状体充分伸展,以达到缓解或消除睫状肌紧张,减少眼睛疲劳的目的,这样专业性的训练其实很多,效果也更明显。”

  6到12岁的“窗口期”更需重视  

张业安也提醒家长和孩子,6到12岁是干预孩子视力的窗口期,一旦错过这个窗口期,不管用什么训练方法,孩子们的视力基本上是不可逆的。“孩子们有天生的眼睛结构,一般在7岁左右会发育完成,到9岁之前都是一个视力发展的敏感期,所以这个时间段视力的可塑性很强,可变化性也很强。所以从6到12岁的窗口期一定要抓住,一旦你过了这个年龄段就很难去控制。 ”

当然即便是在窗口期用体育锻炼来干预视力,也要避免急功近利的想法,“不可能靠短时间的运动来改变视力。有一组数据,孩子参与运动的年限有1到2年,近视率是30%多,运动3到4年比率就是26%,运动了4年以上的,近视率是23.5%,可见坚持运动的时间越长,近视率就越低,通过运动锻炼来预防近视,不仅需要从小培养运动习惯,而且要持之以恒。”张业安说,“而且运动也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视力,运动对于孩子们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张逸麟/文 常鑫/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