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卫遗址昨举行活动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新增刻石“勿忘国耻”
2020-09-03 上海

本文摄影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警钟长鸣,白鸽放飞。202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9月2日,金山区在金山卫抗战遗址纪念园举行纪念活动。

纪念园今年实施了新一轮园区纪念设施调整和“金山卫抗战史料馆”的陈列布展。新增“勿忘国耻”巨型刻石,百余件实物展品中不但有金山卫城遗址上实地采集的城砖,也有收藏爱好者捐献的毛主席著作等一批重磅展品。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一封“绝命家书”  

1937年8月13日爆发的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到了11月5日,侵华日军以十万之众在金山卫沿海地区偷袭登陆,随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十月初三”惨案。中国守军虽在金山卫、枫泾等地开展顽强阻击,但终因器不如人,寡不敌众,致使山河沦陷。

国难当头,中国共产党担当民族大义,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点燃救亡图存的火炬。在饱受侵华日军战火蹂躏的苦难岁月里,百折不挠的金山人民坚持持久战、游击战,开展了青帝庵战斗等一系列英勇无畏的反抗斗争,为争取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彪炳史册的历史贡献。

抗日英雄方学苏在枫泾阻击战中率兵与侵华日军血战,并献出了生命。

“十一月一日即开上海参战,吾素志已达,此去当与敌一争高下,试看倭奴凶焰到几时,吾兄弟或将从此永别,此无丝毫悲虑,为国家名族争生存之大荣幸。”这是参战出发前,方学苏给弟弟写的一封“绝命家书”,在昨日的纪念活动中,由青年演员深情讲述,令人动容。

为更好地加强金山抗战历史的挖掘与研究,不断提升金山卫抗战遗址纪念园的展览展示水平,活动现场,国内知名抗战史专家张云教授和苏智良教授接受了金山区颁发的聘书,成为了金山区文博专家委员会顾问。现场还发布了《抗战时期中共浦南工委主要活动图》和《“四史”学习教育金山文博地图》。

金山卫抗战遗址纪念园新增刻石。

  “勿忘国耻”刻石  

金山卫抗战遗址纪念园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现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自2004年开始,金山区委、区政府在金山卫抗战遗址上先后规划并实施三次大规模的改扩建工程。今年又实施新一轮园区纪念设施调整和“金山卫抗战史料馆”的陈列布展。

在室外空间调整方面,主要集中于金山卫抗战遗址纪念园的东部区域。调整后,纪念园正门与下沉式广场、瓮城在一条中轴线上。中轴线东侧为新改建或调整的被害乡民名录、紫砂壁画,西侧为新增设“勿忘国耻”巨型刻石,中轴线入瓮城后为金山卫抗战史料集中展示区域。如此,使得展示空间更加合理,展览走线更加顺畅,展示主题更加聚焦。

在室内展馆布置方面,依托现有瓮城展示空间,推进“金山卫抗战史料馆”内部展陈整体改造。展览以金山卫抗战史实为依据,按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综合运用大量实物、文献、雕塑、影像资料,对抗战史料馆进行整体提升。展览共汇集各类实物展品百余件,其中不乏从金山卫城遗址上实地采集的城砖、得到松江博物馆鼎力支持而复制展出的《学校备忘录(抗战日记)》、社会人士捐献的毛主席著作等一批重磅展品。

馆方介绍,此次陈列内容在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渊源的基础上,充分展现侵华日军金山卫偷袭登陆给金山人民造成的巨大战争创伤,以及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所开展的持久抵抗。展览重点聚焦一批抗日烽火中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较之上一版展览,本次展陈突出实证性,增强叙事性,归结和平祈盼,力求还历史之真,显抗争之伟,展民族之魂。

据悉,开放后的金山卫抗战遗址纪念园,将纳为“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点位之一,成为追溯金山人民家国情怀、进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开展抗战历史学术探究的重要传承载体。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