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扶贫路上的上海青年|卖大米、推侗歌、开发非遗新品,上海中心唱响侗族大歌
2020-10-0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受访者/图

镇远古镇、雷公山、西江千户苗寨……这是大家对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传统印象。然而,有这样几位上海MBA小伙伴,却偏要为黔东南非遗扶贫开创一条新路,他们卖加榜梯田大米,推广侗族大歌,还唱响了上海中心!

讲好民族故事

  侗族大歌唱响上海中心  

“与黔东南结缘是因为长宁区知联会在当地有个扶贫项目叫‘宁心黔行’,当地政府特意邀请我们这个文化创意团队为他们的非遗扶贫出谋划策。”

工作日的下午,位于世贸商城的马克沪众创空间,姚旭泡了一壶香醇的功夫茶,讲述起马克沪与黔东南的故事。

2016年的时候,赶着双创热潮,姚旭和几位东华大学MBA同学联合创办了马克沪众创空间,对于非遗扶贫,他们有着无限创意。

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第一印象可能是产品,但实际上还包括手工艺和表演,黔东南的手工制银技术、鸟笼制作技术,以及侗族大歌等音乐,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去年10月19日,马克沪文创平台和黔东南州演艺集团合作成立的黔东南文旅产业创新发展基地正式启动。

基地首先将侗族大歌引进了上海,并且唱响了上海中心,后来视频发到网上,立刻红了。

姚旭用“神奇”来形容侗族大歌。2009年,侗族大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上海,大歌演员们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办公楼宇,走进了上海中心观复博物馆。

除了大歌,黔东南民族音乐还有柳叶吹奏,当地少数民族随便拿一片叶子就能吹出一首乐曲。关于黔东南的种种美好,在姚旭的心头化开,渐渐汇聚成一种情结。

他们决定帮黔东南做“IP升级”,就是知识产权化,把知识产权品牌化了去运营。这一想法与当地政府不谋而合。

卖出20吨米

  “三分田十分爱”增信心  

给黔东南做得最成功的“IP升级”项目莫过于帮加榜梯田卖大米。

加榜梯田,位于黔东南江县西部月亮山腹地的加榜乡东北面,是中国最好的梯田之一。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清晨,一层层云雾从河边缓缓升起,这些美丽的梯田连同边上的苗乡吊脚楼全都被笼罩在云雾中,恍若仙境。

虽然梯田很美,很适合拍摄大片,但梯田种的粮食产量小,质量不稳定,很难工业化,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收割方式。“自然条件下,加榜梯田大米无公害,营养丰富,而且口感跟普通大米不一样,但是它又没什么包装,所以在市场上就很难被接受。”去年,姚旭团队为加榜梯田做了一个大米销售策划案。

“我们包装了一个概念,现在大家都想要回归自然,我们就用了‘三分田十分爱,我在苗寨有丘田’这样一个营销术语。”一家三口,一年的大米消耗量差不多是60公斤,他们就按这个“一家一年份”来卖大米,包装上有田主的名字,自用送人都合适。组合概念有了,如何销售呢?

开发非遗新品

  紧跟国潮叫好又叫座  

因为毕业于东华大学,姚旭团队对于服装和时尚产品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

“我们非常喜欢黔东南的服装文化,苗族女孩子的服装看起来非常时尚,像宽襟短裙就很修饰体形,还有苗族的百褶裙,女孩子们都很愿意穿,布料都不是化工晕染,而是采用自然色,花边有山有水。 ”

去年,他们在黔东南参与了一个民族服装时尚大赛,还邀请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学院的专家老师去当评委。

黔东南的民族文化IP也将启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传承的故事。苗族是没有文字的,建国后才有人设计了苗族文字,之前几千年,他们都是用刺绣、歌曲来传承历史和文化。”姚旭说,苗族的衣服上有那么多绣花,其实这些绣花讲的都是故事,包括历史上的几次战争,还有苗族的几次大迁徙,都是通过绣花和歌曲传承下来的,所以他们的刺绣内容里有人物,有搬迁,有山河。

姚旭团队“把脉”后,觉得必须将民族文化与旅游景点相结合,开发出非遗新品来。比方说,苗族有个“女神”叫仰欧桑。仰欧桑是流传在黔东南的古代叙事长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类项目。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围绕着仰欧桑的形象去做一些产品设计?比方说,基于这个IP,是不是可以开发仰欧桑的口红、腮红、香水?”据姚旭透露,他们目前正在推进这个板块。“希望接下来开发的这些产品能跟国潮,跟当下比较流行的元素结合起来,既叫好又叫座。”

═   对话   

让民族文化走向当下

记者:你们是如何将黔东南的非遗扶贫跟民族文创结合起来的?

姚旭:我们有个论坛叫“文心华韵”,去年搞了第三届,副题就是“民族文创”。从文化到服装,接下来到产品,我们现在正在帮黔东南做非遗商业化的落地。我们带动平台上的一些设计师去深入跟民族文化的交融,把那些脱离市场化的产品放在当下的应用场景,去帮他们做产品升级。

记者:在非遗扶贫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姚旭:黔东南我们去了已经不下8次,还跟黔东南的职业学校建立了联系,他们正在不遗余力地推广手工艺传承,那里有银饰制作、蜡染、刺绣等专业。

现在的年轻人动手能力也在慢慢弱化,因为他们跟市场脱节了,我们去的时候跟他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由我们的设计师给他们提供一些新的花样,让他们的市场性、时尚度高一些,这也是间接带动了他们的市场走向,我觉得我们的意义和价值还是蛮大的。

记者:非遗扶贫中,印象最深的人和事是什么?

姚旭:侗族大歌在当地深入人心,但对外界来说它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表演,所以跟大众文化是脱钩的。

这次我们把它从黔东南带到上海,让它走进社区、楼宇、学校,跟居民、白领、学生互动,就是让它更接地气。回去的时候他们做了抖音,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流量上来了,自我价值也开始提升,现在他们出来演出的机会越来越多。

文化创意带动产业升级,在与黔东南地区的风土人情亲密接触后发现,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还是音乐侗族大歌内容,都停留在了“过去”,没有与当下的消费场景相结合。我们希望通过推广这些活动和相关的IP衍生品,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我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也让市场为流量带来经济效益。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受访者/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