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国产动画如何走出国门?这家公司给出答案……
2020-10-1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文、图(除署名外)

如何打造出国产动画片原创精品?如何让国产动画片走出国门?坐落于上海松江的上海左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作为上海原创型动画公司的典型,其代表作《艾米咕噜》在2014年法国戛纳电视节获得全球选拔冠军,成为全球130多部动画片中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动画片。“左边的口袋,靠近心房,用心孕育出最真诚的作品。”左袋文化CEO于新如是说。

  潜心做原创    创意源于热情与童真  

走进位于松江区的左袋文化公司,身着便服的员工们全神贯注地凝视电脑屏幕,使用手绘板作画,工作室安静得能清晰听见鼠标的按键声。目前左袋文化上海总部员工有100人左右,这支精英团队创作出的作品在国内市场已取得不俗成绩,今年第三季《超迷你战士》网络累计点击量已突破43亿次。

为何这支团队能高产出原创精品?“首先,要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也是公司招聘员工时最看重的因素之一,创作是非常‘爆肝’的事情。对于观众来说,动漫作品的呈现是有趣的,但创作过程往往是非常痛苦的。其次,对生活要保持一份童真。”左袋文化CEO于新说道,儿童动漫并不等同于低幼化和降维,比起揣测小朋友的想法和偏好,更好的方法是直接去了解能够与小朋友产生情感共鸣的事。

于新技术出身,从小热爱动漫,在英国圣马丁大学获2D动画以及人物设计硕士学位。毕业后,在伦敦一家知名动漫公司工作数年,薪资丰厚。尽管如此,于新感到在国外成熟的动漫生产体系中,个人创意发挥反而有局限,她还是更想做自己想做的原创动漫。恰逢当时迪士尼有一个中国联合制片的项目落地,需要找本土企业孵化。于是,怀着这样的初心,于新决定回国创业。“公司之所以被称为‘左袋’,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左边的口袋,靠近心房,用心孕育出最真诚的作品。”于新如是说。

  作品“走出去”    离不开匠心和多元思维  

如何让国产动画登上国际舞台,用多元的思维做好中国原创动漫?6年前,左袋文化的代表作《艾米咕噜》荣获了法国戛纳电视节MIP JUNIOR全球选拔冠军,这是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动画片。唯美精致的画风,以及与现实生活贴切的剧情让评审团大为吃惊,打破了他们对中国动漫的刻板印象,“艾米咕噜的快乐和勇气放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有意义”评审团称赞道。

当时国际动漫市场对国产动画片仍保留粗制滥造的印象,创作团队因此怀着争口气的心态,决定打造一部唯美精致画风的动画片,《艾米咕噜》的最初概念也就此诞生。“我们最初做原创的时候,一些国际大公司并不完全信任我们的制作水平,认为外包给外国公司做就好了。”COO应宇回忆道。

在角色形象和剧情设定上,东西方文化往存在着审美和思维上的差异。如何调和这些差异都是《艾米咕噜》走向国际市场时,需要反复打磨的部分。于新回忆道,在《艾米咕噜》以“废物利用”为主题的一集中,因为二手物品的赠送流通在西方文化中很普遍,海外团队最初给出的故事建议是艾米将自己不再使用的闲置物品直接送给朋友们,但这并不符合中国的文化观念。

最终通过数次的沟通和修改,团队优化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艾米与好朋友一起动手,把旧物改装成了新玩具。于新将这种文化碰撞称为“故事跳板”,通过海内外团队的多次沟通,讲出了更好的中国故事,突破中西方固有认知。正因为这样精益求精,《艾米咕噜》的孵化制作期长达五年之久。

受访者/图

  借势互联网    多方面赋能原创动漫  

内容制作公司与互联网平台相伴相生,垂直化的内容输出更有助于左袋了解观众观感和用户画像。左袋文化的一大原创IP《超迷你战士》采取的是边做边播的形式,讲述超迷你战士打败烦恼星人的动画片,不但通过弹幕与评论获取观众意见,更不断通过网络向观众征集对人物情节的看法,将一些金点子、好创意融入最新剧情中。

“《超迷你战士》已有10多个大型粉丝群,其中群主还有90后,受众已经扩展到青年人以及孩子的父母。”应宇坦言,虽然《超迷你战士》的受众群限定在6到9岁,但正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主创团队能够更直接了解到实际观众的年龄层次和观感。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左袋面临巨大的挑战。互联网新经济下,左袋也迎来新机遇。大量儿童在家学习,产生了庞大的线上教育需求。再结合时下兴起的短视频形式,左袋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策划、制作了40集《艾米咕噜大自然小课堂》系列短视频。这与《艾米咕噜》多年孵化积累的经验密不可分。目前,《艾米咕噜大自然小课堂》已经在优酷少儿频道上线,团队通过收集反馈用户意见,提升后续内容质量。

今年3月,松江区多方加快2019年度全区影视产业专项资金项目的拨付进度,这笔资金的到账为左袋文化解了燃眉之急。另外,“沪28条”“松江26条”的陆续颁布,公积金缓缴等“暖企”措施也助力上海左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更好地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文、图(除署名外)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