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不会用健康码的老人寸步难行?实际情况是……
2020-11-2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

进出医院需扫健康码、手机预约挂号、脱卡就医……互联网医疗时代,玩不转智能手机、不太会使用移动支付的老年人就医确实有些苦恼。

“刷卡”或“刷脸”通行、每台自助机都有护士或者志愿者帮忙……记者最近走访沪上多家医疗机构时发现,贴心服务正帮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年长者与互联网科技之间的“鸿沟”正在不断消失。

不会用健康码,寸步难行?

疫情以来,扫码通行成为必须,但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扫码的老年人而言,“健康码”却成了日常生活的“拦路虎”。不过,采访中,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已经替老人们想到了这个难点。

周五上午,记者在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在市民进入医院前,一般要求出示绿色“健康码”通行。但是,如果是年迈的老人,可以在门口出示社保卡或者身份证登记,同时配合护士进行流调工作即可进入医院。

“其实孙女在家已经教了我很多次怎么使用健康码,但是脑子不好用了,还是不会操作。”78岁的高血压患者黄阿婆是这里的“常客”,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来医院配药。“不需要非凭健康码出入”对她而言,是一个重大利好。在社区医院,黄阿婆前后只花了十多分钟时间,就抱回了三个月的药量——为减少不必要交叉感染,医院在疫情期间推进“慢病长处方”政策。

记者了解到,如今不少医疗机构不再将“健康码”作为人员通行的唯一凭证,对老年人等群体可采取凭有效身份证件登记、持纸质证明通行、出示“通信行程卡”作为辅助行程证明等替代措施。在充分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前提下,推进“健康码”与身份证、社保卡、老年卡、市民卡等互相关联,逐步实现“刷卡”或“刷脸”通行。

自助设备旁都有志愿者

“我有智能手机,平时只用来接接电话,偶尔打打斗地主,其余都不会,挂号太复杂搞不清楚。”在徐汇区中心医院,75岁的冯阿婆打开手机说,之前家里小辈教过她好几次,但还是记不住就医流程。

“又是风又是雨的,您是来复诊吗?”说话间,一名志愿者已经迎了上去。在大厅的自助设备上,这名志愿者帮助冯阿婆一起,刷了社保卡挂号。

这位志愿者告诉记者,智能自助终端设备对年轻人而言操作已经很便捷了,只需要按照提示选择进行操作就行,但对于年纪大的患者来说,难度却不小。有些老人觉得屏幕上的字不够大,看得不是很清楚;还有老人反应较慢,来不及操作可能就跳回主页了,就得从头来过。为了方便这些老年人就医,每台自助终端设备附近都有导诊护士或者志愿者可以提供帮助。

从疫情开始后,沪上医院基本实行全预约制度,采访中不少老人表示“并不希望这样”。“不少老人不习惯用智能手机,有些人有手机,但出门不用流量。”一家三甲医院负责人表示,门诊全预约有助于推动更好的就医秩序,减少交叉感染,是医院发展的大势所趋,但如何帮助老年朋友度过这段“阵痛期”,医院管理部门正在思考,并加紧制定对策。

在杨浦区中心医院、龙华医院等多家医院,尽管正全力推开预约制,但医院现阶段依旧保留现场预约、电话预约等传统方式。有些就诊者就诊结束后,如果医生认为需要复诊,可以直接在医生诊间的工作电脑上帮患者拉卡预约下一次就诊。

为帮助老年患者更好地适应互联网就医,各大医院出现更多的“马甲”志愿者,他们身穿志愿者“马甲”,在自助机或便民服务中心帮助老人学习各种网络操作。

打造老年友好界面

眼下,“互联网+医疗”在上海跑出加速度,上海市级医院都已开通互联网在线咨询服务,多家公立医院首批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不过,“在线看病”考验的可不仅仅是拥有一部智能手机,老人就医难的问题又如何解决?

在第十人民医院,记者遇到了73岁的张阿婆。自从7年前被诊断罹患II型糖尿病,跑医院就成了张阿婆的日常“功课”。排队取号、就诊检查、付费拿药,每次就诊全套流程下来,老人都会腿脚酸痛、身心俱疲。张阿婆告诉记者,现在医院开通了“亲属绑卡”功能,女儿可以直接帮她预约门诊,省去了多次排队、跑上跑下的烦劳。

 “子女在自己的账号上绑定父母的就诊卡,就能帮助搞不定智能手机、自助服务的老人享受到‘互联网+医疗’带来的全流程智慧、便利服务。这项服务能为患者人均节约逾一个小时的排队等候时间,排队次数减少至少两次。 ”一名导医护士告诉记者。

采访中,不少医院表示:会持续致力“打造老年友好界面”,无论互联网时代如何发展,也不会落下老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