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的视野有多宽广?“未来杯”上海市高中阶段学生课外活动竞赛告诉你
2020-12-1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吴恺/图

宝兴里的发展变迁、奉贤绿皮火车车厢变身城市书屋,在“未来演说家”的眼中,人民城市建设和生活息息相关;食安封签、“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这些调研拉近了00后与社会的距离。

12月13日,2020年“未来杯”上海市高中阶段学生课外活动竞赛展示活动暨颁奖仪式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今年“未来杯”开展了“未来演说家”和“社会实践项目”两项赛事,通过中英文演讲和社会实践,00后的关注面越发宽广。

 — 未来演说家 — 

从外滩、宝兴里发展看人民城市建设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依然是今年“未来杯”未来演说家大赛的主题,围绕“四史”学习教育、迎接建党100周年、人民城市建设等角度进行中英文演说,00后会如何讲述?

感受人民城市建设,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紫竹校区)的徐行霈将目光投向了百年宝兴里。这片石库门建筑曾诞生了全国第一个居委会,有烟火气、人情味和市井声。同时75幢房子“蜗居”着1136户人家,生活空间逼仄,居民要倒马桶、去公共澡堂洗澡。如今随着最后一户人家的搬离,这片百年老宅氤氲在宁静之中。“改善民生的脚步不会停息,一场兼顾历史记忆与美好未来的城市更新即将开始。这也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生动写照。”

因为母亲是外滩景观平台改造工程中的一名工程师,民立中学的黄励耘成了外滩的“忠粉”。十年前,黄励耘在寒暑假跟着母亲加班,也逐渐了解起外滩滨水区改造(工程) 的各项技术。“如今外滩又一次见证了城市的新发展,也有无数勤勤恳恳城市建设的匠人,携手镌刻这座城市的美好未来。”

徐行霈和黄励耘都是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未来演说家”历经“市-区-校”的组织联动,共吸引12000余名高中阶段学生参加。线上小程序筛选出2000余名选手通过资格赛进入初赛,入围选手在演讲主题相关地标录制英文演讲视频,经区级初赛和市级复赛评审,筛选出18名选手参与现场决赛。最终,来自61所学校的5名同学获一等奖,13名同学获二等奖,74名同学获三等奖。

大赛重视以赛促练,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为决赛选手辅导了《讲好中国故事  你们准备好了吗?》《英语演讲:以术寻道》等。

 — 社会实践 — 

食品安全、时间银行拉近00后与社会的距离

将调研目光投向社会、投向除学生外的群体,是2020年“未来杯”社会实践项目大赛呈现的一大特点。

小小的一张食安封签,拉近了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学生与社会的距离。成员邹博玥说,去年10月起,他们就开始这项和外卖食品安全有关的研究,先后走访了美罗城商圈和徐汇日月光商圈实地调研。疫情发生后,成员们发现外卖量增多的情况下对卫生保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他们发放了100多份调查问卷。在查找相关法条、资料,从时间、成本、宣传、强制力等方面寻找原因后,最终肯定了食安封签的作用,也提出改进方案,“除了以法规为抓手外,考虑成本的话可以使用热敏贴材料,封签可以向商家、平台、消费者分摊,但不应该实行选购制。”

今天存时间了吗?来自上海市七宝中学的陈苏荷探究起了“时间银行”这一新型互助养老模式。

在“时间银行”中,高龄老人消费时间币获得帮助,低龄老人通过帮助高龄老人获得时间币,以此达到劳动价值的延迟支付。陈苏荷查阅文献、云访谈“时间银行”工作人员、社区老人等,还两次发放问卷,调查市民对于老龄化问题的认识以及对“时间银行”的态度。

结果她发现,目前“时间银行”存在评价标准不够完善,缺少激励机制,操作缺点等六大问题。这位00后仔细思考后提出了使用表情识别技术来反馈老年人的主观满意度、“企业——时间银行——政府”三方联动等四个建议。

虽然过程中遇到诸如主题没创意、计划要更改等困难,但陈苏荷一人坚持了下来,她庆幸能以小小社会研究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并凭借思考加以解决,“能运用自己的知识去帮助他人也很快乐。”

据悉,今年社会实践大赛围绕“四史”学习教育、人民城市建设、疫情防控等方面,开展以线上实践为主的活动,提升高中阶段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主人翁意识,切实体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

初赛阶段由各区组织评选,来自16个区124所学校的287个项目入围市级复赛,经过市级复赛和决赛的评选,最终5个项目获得一等奖。

 — 创新设计 — 

特设可晒朋友圈的电子证书

“未来杯”系列赛事由团市委、市教委和市学联联合主办。一直以来,共青团围绕政治引领的主责主业,为广大青年搭建了社会实践的广阔平台。在今年的“未来杯”上海市高中阶段学生课外活动竞赛中,学生通过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参加社会实践,在奉献祖国、融入大局、服务社会中体现了强国一代的使命担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进程中彰显青年作为、青年贡献,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次大赛除了为获奖选手准备纸质证书外,今年还创新设计了电子证书,获奖选手可登录小程序自拍后下载电子证书作为纪念,还可转发朋友圈,晒晒自己的成绩。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吴恺/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