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浦东,新起点更立潮头敢为先?
2020-12-23 上海

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本文均为受访者供图

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青春上海等单位共同参与的《2020市民与社会——对话区委书记》系列访谈节目自12月1日起,在FM93.4和阿基米德同步播出。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早前,团市委联合团各区委、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面向全市16000名青年开展了“十四五”规划的期待调研,通过问卷的方式,征集对未来最关注的热点与发展需求。上海16个区的区委书记们将在节目中,陆续对各区的发展规划蓝图,对青年们所关心的热点话题一一做出解答。“对话区委书记”最后一期,请到的是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

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有太多的展望需要分享,此次节目的录制地点,设置在了张江科学城未来公园,一个充满着未来感的地方。节目现场,包括青年网络大V、远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伙人夏远薏、上海太昂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俊伟、洋泾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任艳萍在内的多位青年代表畅所欲言,和区委书记共话浦东。

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

浦东青年代表参与访谈节目。

 ·  提质扩区  · 

张江加快建成国际一流科学城

科技创新是浦东一张响亮的名片。调研数据显示,浦东作为上海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青年非常关注,有48.4%的青年对浦东的第一印象是“创新集聚的科学城”,53.6%的青年认为“集成电路全链条产业体系”和“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最具潜力。

翁祖亮:张江既是代表着上海创新的符号,某种意义上也是代表着中国创新的符号,已经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创新要素最集聚、创新产业最集聚、创新人才最集聚的创新高地。现在张江还在加快成长,努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科学城。围绕这样的目标,我们正在推进张江“提质扩区”。一方面完善城市功能,努力提升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质量,让做科研的、搞产业的、从事各行各业工作的人才,在张江科学城不仅工作舒心,生活也舒心。另一方面做强科技创新优势,围绕基础科技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加大各类创新资源的集聚力度,既要集聚新的大科学设施、一流研发机构、重大科研项目,也要集聚掌握产业链价值链核心环节的创新产业和企业,还要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和团队特别是青年才俊。同时,努力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这方面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永远不知足、知不足。现在张江的企业和人才都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多发展空间,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我们也正在进行张江科学城扩区的深化研究。

 ·  先行先试  · 

“四个体系”营造双创生态氛围

现场嘉宾提到,浦东这几年为服务产业发展,争取到很多制度创新先试先行的机会,尤其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比较突出。

翁祖亮:对于产业发展来说,我觉得创新生态非常重要。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制度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几年生物医药产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项制度的实施,实现了科研成果和药品生产之间的有机衔接,促进了专业分工,让浦东不断涌现更多的原创新药、一类新药,“药谷”也成为了张江的标志性名片。因此积极争取制度创新的先行先试具有深远意义。浦东不仅要建 “科学之门”的高楼,也要建制度创新的高地。最近浦东在推进“一业一证”改革,把过去一个行业在市场准入中的多个审批事项整合为一张许可证,这就是围绕“办成一件事”理念,从企业服务端出发推进政府端改革,大幅提升企业办事的便利度和获得感。“一业一证”改革方案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准,从区级自主改革上升为国家级改革试点。这样使浦东真正成为制度创新高地,建设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促进产业发展。

谈到这里,现场另一个青年代表表示,希望浦东能够出台更多振奋人心的新举措,更好地服务青年创新创业。

翁祖亮:为了更好地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我们重点在构建“四个体系”上做文章。第一,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孵化体系。在浦东有苗圃、孵化器、加速器,通过形成一个完整的孵化链把土壤营造好,不断培育扶持科创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第二,全链条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大科学设施建设是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大科学设施建好。建立更多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努力降低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成本。这样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浦东已经有190个。第三,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近年来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自贸试验区版权服务中心等平台都在浦东落地,帮助企业快速获权、快速确权、快速维权。同时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努力解除创新者的后顾之忧。第四,全覆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陆家嘴金融城、张江科学城“双城辉映”是重要抓手。为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帮助小微科创企业获得更多银行支持,浦东建立了55亿元科创母基金、小微企业增信基金,以此撬动社会资本进入。通过从这四个方面发力,更好地助推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  宜居安居  · 

让生活在浦东的老百姓更幸福

在调研中显示,在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办公环境的改善”“便捷的交通”以及“青年人才公寓的配套”是青年最关注的三大问题。

翁祖亮:安居乐业是老百姓的基本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浦东始终在思考这个问题。浦东的人才是多层次的,所以我们构建住房保障体系也要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这几年,浦东通过推进美丽街区、美丽庭院、乡村振兴、水环境治理等专项工作,把城区变得越来越漂亮,乡村变得越来越有味道和特色。特别是公共服务配套的提升,让农村居住环境越来越好。所以张江探索把农民闲置用房与企业对接,改造成乡村人才公寓,实现低于市场租房的价格租给企业青年人才,受到人才和企业欢迎。我们就是这样通过多层次的渠道,基本满足各类青年人才到浦东发展的居住需要。

浦东开发开放30年,文化建设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近年来浦东加快建设一批重大文体设施,包括浦东足球场、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浦东美术馆、浦东群艺馆、浦东青少年活动中心、周浦体育中心、川沙体育场等。“十四五”是这些重大文体设施建成的五年、收获的五年。上海图书馆东馆明年将开馆试运营,上海博物馆东馆计划2022年开馆运营。

奋斗是最幸福的。大家都是浦东发展的推动者、见证者,也是创造者。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做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坚定践行者,以不一般的勇气、智慧、定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展现新气象。未来的浦东,一定能让生活在浦东的老百姓更幸福!

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