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听两会|创业不易,青春来伴 市人大代表上官剑建议:提升在线新经济人才吸引“上海牌”力度
2021-01-2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施培琦/图

发展在线新经济,是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的一份调查显示,对于在线新经济的从业青年来说,上海令人向往,但要让人说出“爱你”两个字却不容易。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团市委副书记、市青联主席上官剑针对青年反映的“痛点”提出建议:要提升人才吸引“上海牌”力度。他表示,服务上海发展大局,共青团不做旁观者。

 在线新经济企业调查   中高端人才引进是痛点 

1月24日上午,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龚正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在线新经济,这也是团市委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着力的工作重点。

上官剑代表告诉记者,在线新经济不仅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还汇聚了大量的青年人和青年人才。“像哔哩哔哩、得物、高顿教育等新经济企业,创始人的年龄都在40岁以下,甚至更年轻。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8岁不到。”他表示,团市委提出在线新经济“伙伴计划”,就是主动“贴”上去,为企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同时用好团建平台,服务青年员工成长,发掘优秀青年人才。

此前,团市委、市青联曾对上海的在线新经济企业做过一项调研,发现有超半数的企业反映,中高端人才引进难是他们快速发展的瓶颈和痛点,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企业要完成专业人才的招录,一般要持续6—8个月;企业的人才缺口更是常年超过三成。

分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人才储备跟不上在线新经济的发展势头。高素质互联网人才是推动在线新经济发展的根本,但调查显示,目前上海在此领域的人才流入量和培养速度还跟不上,40%的从业者与专业背景不匹配,加上互联网技术更迭迅速,人才在专业驾驭和创新后劲上存在不足。

其次,人才政策惠及面有待进一步扩大。去年上海推出人才政策二十条,尤其对于优秀青年人才和重点产业、科技专才的激励成为广受好评的亮点。相关调查显示,去年全国互联网中高端人才的薪酬北京第一,上海第二;互联网人才最向往工作的城市杭州第一,上海第二;但从业人员在生活幸福感方面,上海屈居全国第十。

此外,面向在线新经济的人才保障措施还不够完备,其中住房问题尤为突出。调查显示,在线新经济领域非户籍青年占比高达72%,自有住房比例不到10%,租房支出占比超过30%,亟需构建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安居工程。

 为青年发声   建议提升人才吸引“上海牌”力度 

“对此,我们也提出几点建议。”在此次两会上,上官剑代表为青年“发声”。

他表示,针对在线新经济从业青年的瓶颈和痛点,一是建议扩大人才培养的“正规军”规模。二是建议提升人才吸引的“上海牌”力度。进一步增强人才政策吸引力,适时扩大惠及面,以浦东临港、长三角示范区和五大新城等作为青年创新创业重要承载区,优化区域人才策略和服务实效。三要优化人才成长的生态链环境,围绕安居乐业需求,盘活闲置用地和空置房屋,构建多元化住房供给体系,以全方位保障赋能上海在线新经济企业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下半场”弯道超车。

上官剑代表表示,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疫情影响、世界经济衰退等不利因素,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保持定力、临危不乱,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从今年人大开幕式上龚正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去年的成绩来之不易,令人倍感振奋。“我们每个人都身在其中、干在其中、感受在其中,对此我们要倍加珍惜、乘势而上。”

未来的目标客观稳健。“今年乃至‘十四五’时期的形势将更加错综复杂,机遇和挑战将出现更多新变化,优势和劣势将发生更多新转化。”上官剑代表表示,上海“十四五”纲要(草案)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四个全力”,今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九个方面,明确经济增长6%以上等系列预期目标,这些都是要“跳一跳”才够得着的目标,也是积极有为的目标。“我们必须自我加压,付出艰苦努力。”

“在服务上海发展大局方面,共青团不做旁观者。”他说:“共青团虽然是人民团体,但也将竭尽所能为大局多挑担子、多做贡献。”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施培琦/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