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在中小学开设“不考试的课”,你怎么看?
2021-01-26 青年

青年报资料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常鑫/图(除署名外)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教育。”在接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专访后,市政协常委、上海协和教育集团(中心)总校长卢慧文发来一段视频,说的是一名大学生在聆听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时没有抄板书,而是听得泪流满面的故事。

在卢慧文看来,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德育偏重说教,不容易入脑入心。德育一定要有空间去实践。无独有偶,此次,民进市委也在上海两会召开期间提交了一份集体提案,建议在基础教育领域推广“五育并举”。

>>>卢慧文专访

 建议在各大学校开设多门“不考试的课” 

在卢慧文发过来的这段视频中,有位老师回忆说,自己当年在大学上音乐课时,放了一段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讲述奏鸣曲、协奏曲的不同特点,底下的学生们在认真抄笔记,唯独有一名大男孩一边听音乐一边发呆,突然间就泪流满面。被同学发现后,这名男孩戴着眼镜走出了教室。“当时,这位学生肯定不是因为考试而入迷,他是被触动了。我在想,这门课是否可以给他打100分。”

这种“不以分数来衡量一名学生”的态度也是卢慧文所提倡的。在她看来,有关部门一直倡导“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德育偏重说教。“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和空间是常量。德育是需要花时间的。如果学生的课表撑得很满,上完语文上数学,上完数学上化学,哪里还留有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体验和实践德育?”

卢慧文以自己所在的学校为例,此前校园里举办过模拟政协的活动。“什么是模拟政协呢?若考试,这就是一个填空题。为了让学生们真的了解什么是政协,我们借鉴了国际上模拟联合国的做法,邀请政协委员给学生们讲课,组织学生们去实地调研、写提案。学生撰写的优秀提案还被邀请到区政协进行分享,由区相关委办局做提案反馈。让他们真实地体验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卢慧文认为,这样的活动需要花时间和精力,需要周边的社区做支持。“如果我们真的要让德育入脑入心,不能采取说教的形式。而是要慢炖慢熏,给予德育实践的空间。”

她呼吁,在各大学校开设多门“不考试的课”,尤其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思品等综合评估的方式,注重孩子的成长。“注重课程不完全是竞争性的,而是充满着利他和协作。现在的中小学,90后家长已经成为主流,应该让他们慢慢形成这样的理念:不能以考试来决定一门课重不重要。当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看重长期的收获,而非眼前的利益,才有可能反过来引导政策制定者。有关部门应该多鼓励学校创新,为愿意做长线的家庭和学校营造更加宽松的舆论环境。当然,这样的改变很难一下子扭转,不可能立即向后转,而是循序渐进的。”

“我们应该提倡五育并举。”卢慧文建议,突破传统的刷题模式,让孩子们综合全面发展,发现自己真正的潜能和爱好。甚至,这样的做法也应该前置到幼儿园。

青年报资料图。

== 相关链接 ==

在基础教育领域推广“五育并举”

民进市委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也提交了一份《关于在基础教育领域推广“五育并举”的建议》的集体提案。

在调研中,民进市委看到,为了改变本市基础教育工作中偏重文化知识课程,依赖应试教育模式的状况,上海地区自20世纪末就开始了开展“素质教育”的探索,二十年来有所改变但效果有限。社会公众长期诟病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沉重、应试教育取向顽固、体美教育空间受到普遍挤压、德育课程偏重说教、劳动教育流于形式等状况依然普遍存在。

在进行深入调研后,民进市委建议,在“德、体、美、劳”等教育中主动探索学生的实际体验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课程选择。激发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关键在于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感受和领悟各种社会行为规范,养成健康的价值标准,学会自我选择,具备自我负责的独立意识。

民进市委还建议,对学校管理多年来的各种政策、文件等,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调整,给予学校管理层足够的自主空间。为“五育并举”的实施,找到更多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措施。同时,对所有课程教育的成效评价要认真梳理,反思利弊得失,探索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让“一刀切”的传统评价模式退出历史舞台。

此外,民进市委还建议,在非文化知识教育领域,建议允许学校利用不同社会资源,在“德、体、美、劳”的课程和内容设置上,让学校自主探索弹性设置和课程整合,为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提供创新空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常鑫/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