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爸爸谈如何培养9岁“天才儿童”:我愿意给他成长的时间
2021-02-1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作为正在热播的《最强大脑》有史以来年纪最小的参赛选手,来自上海闵行区中心小学三年级的周弋岚才9岁,小小的个子,圆圆的脑袋,大大的眼睛……萌萌的外形之下,有一个聪慧过人,飞速运转的大脑,站在一大群学霸大哥哥大姐姐中,同台比拼,也丝毫不怯场,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多年来,大家都对如何培养出”天才儿童“的话题充满兴趣,而这次同周弋岚和他爸爸的对谈,却刷新了不少认知。

  我就是去打酱油的  

天才容易少年老成?在周弋岚身上是不存在的。“我给你出一道假的《最强大脑》题目,是假的哦:钥匙链有什么用? 可以一口气把所有钥匙都掉光呀!哈哈。”这种在小学生中最喜欢开的无厘头玩笑,周弋岚也是乐在其中,毕竟,他就是一个9岁的小男生。

如果说节目上的周弋岚是机智聪明的,那么生活中的他则是活泼搞笑的。“我就是去打酱油的,可以‘活’到现在,我已经很开心了。” 周弋岚乐呵呵地说道。而最近他在社交平台上放出的在家观看《最强大脑》的vlog也相当诙谐幽默。

说起当初为何会去参加这个节目,周爸爸说,自从2018年以来,周弋岚就一直是这个节目的忠实粉丝,每季每集都不拉下,于是就想去试试。

“2019年的时候,我就去报名了,但是当时没有通过初轮选拔。这次,我先是在线上做了4个题包,好在最后一个题包是我最擅长的和编程有关的题目,最后我通过了。然后我再去南京参加线下测试,后来被通知我入选了!” 周弋岚补充道,回忆起当初入选的经历,他依旧兴奋不已。

节目还在热播中,小小年纪的周弋岚也是很有契约精神的:绝不剧透。谈起这次的收获,他觉得可以认识那么多优秀的哥哥姐姐才是最大的收获,可以从这些“神仙”身上学到许多东西:“尤其是芃哥(孙叶芃),他虽然腿不太方便,跑不快,但是在‘幻梦空间‘里却得了第一!他让我知道,要认真对待每件事,争取做最好的自己,厉害的人,心态最重要。”

说到心态,很多次,镜头都捕捉到了周弋岚靠啃手解压的样子,当被问道经过这几次的锻炼是不是以后会好些,这个精灵古怪的小男生存心放慢语速地说:“不可能会好,还是会紧张。”

  从小玩家到小码农  

经常看节目的观众一定知道,要解开里面的难题,更多的是靠思维方式,逻辑推理等,这些能力并不是靠多刷几道奥数题即可得来的,而是靠日积月累的头脑锻炼。那么,小小的周弋岚,这些能力都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在刚刚回忆线上选拔的时候,他已经透露出来了:编程。

除了这次是《最强大脑》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外,周弋岚在前几年就有了一个同样闪亮的身份:拥有20多万粉丝的B站UP主,专门教大家如何编程的VITA君。

从大班开始,周弋岚就跟着爸爸学习编程了,那个时候,编程培训没有现在如此成熟与火爆,完全靠周爸爸自己找素材自己教。原来,周爸爸从小也是一个计算机迷,自学编程,从上外毕业后,还翻译过十多本计算机科学的书籍,而就在最近,集结了他整整5年科普专栏的书籍也即将出版。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下,周弋岚喜欢上编程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我是在他三岁的时候,选择当全职爸爸的,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给他玩一些益智类游戏,比如数独、点线、空间类的游戏,一来不会觉得枯燥,二来可以从中锻炼思维。之后,他才开始学编程的。”2019年,在爸爸的提议下,周弋岚开启了UP主的生涯。“他平时喜欢和我讨论如何写代码,渐渐地,我觉得与其和我一个人讲,不如和更多的人讲,这也是锻炼他的表达能力,对个性塑造也有帮助。”周爸爸说道。

细心的粉丝会发现,VITA君除了这些天更新一些《最强大脑》的视频外,已经有挺长一段时间没有更新课程了。对此,周爸爸也很坦然:“我希望我是充当脚手架的角色。之前的那些,我们会事先商量一下,然后去录制,经过这个阶段以后,他目前并没有产生自主地去创作的想法,那么就等他有了想要做的内容的时候,再继续做好了。我希望我的角色能够从一开始的主导变成帮手,比如帮忙拍摄、剪辑。我们也并不担心因为停更而掉粉,因为本身吸粉就不是我们的目的。”

  说不定5年后再去  

之前,周弋岚和他爸爸曾经参加过苹果公司的计算机科学教育周活动,总裁库克还亲自发文祝福周弋岚八岁生日快乐。谈起未来的梦想,周弋岚并没有顺理成章地说想当一个很厉害的编程高手,而是觉得自己不会轻易立Flag,因为未来可能有很多。

随着年级的升高,平日里,周弋岚很少有时间可以每天接触编程,但是在每个周六,他还是会去上两个小时的课程,回家后完成算法作业。至于其他的课外课程,也就是一门数学网课了。

“我觉得还是根据他自己的兴趣,学得精一点,深一点,没有必要非得为了兴趣广泛而把孩子塞得太满。”周爸爸说道,“编程一开始是兴趣,觉得很好玩,但是越到后面,其实还是辛苦的。如何激发孩子坚持下去的勇气,一方面是让他有一种成就感,正反馈,同时呢也可以通过适当弃坑,通过负反馈,让他明白不要轻易放弃的道理。就比如之前他喜欢玩魔方,在达到20几秒的速度后,遇见瓶颈了,于是他就弃坑了。之后,再有人问他,之前不是玩得蛮好的,怎么不玩,放弃了?他就会产生一种‘黑历史’的感觉,我认为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反思的好机会。”

当被问道,明年是否还会想去参加下一届《最强大脑》的时候,周爸爸说:“如果5年后这个节目还有的话,我会鼓励他再挑战一次。5年后,他以14岁少年的身份再去的话,就不再是最小的选手,那么他也就有更多的动力和理由,在这段准备的时间里,自我激励,学习更多。这是一个需要等待、储备的成长的时间。” 

 == 记者手记 == 

10后的儿子和80后爸爸像朋友

10后的周弋岚和他80后的爸爸之间的互动,很像是一对好朋友、好兄弟的日常互怼,你一言,我一语,轻松诙谐,又充满了爱。面对记者的提问,有的时候,周弋岚也会有分心或者是一时答不上来的时候,爸爸不会催促他,也不会替他回答,而是回过头耐心地去问:“你说呢?”然后静静等待。

周弋岚的妹妹也快到了周弋岚当年开始接触编程的年纪了,当被问起,有如此好的基因和环境,对她的培养是否会如法炮制的时候,周爸爸笑了笑:“我再观察观察,他俩不太一样,所以我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方向。”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