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母亲河日,青年志愿者在行动
2021-03-1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孙琪

“我们观察一条河流,应该怎么去评价它好坏?去测它的水质对不对?这个是最直观的指标,不过河水的水质好了,就会有生物,所以我们生态学评价河流生态系统,还有个指标非常重要,就是鱼类质量……”3月的黄浦江,微风习习,波光粼粼,江畔的陆家嘴高楼林立,华东师范大学的车越教授登船为正在沿黄浦江开展巡河活动的志愿者们讲解起长江、黄浦江与吴淞江的关系,黄浦江的开发和保护以及生物的多样性,教授生动的讲解让志愿者们听得入迷。

3月9日是保护母亲河日,由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在2002年为保护“母亲河”——黄河、长江及其它主要江河为主题而设定。为进一步倡导全市青少年保护上海的“母亲河”,宣传长江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当天下午,在上海“保护母亲河·绿色希望工程”领导小组指导下,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共同组织开展了“依法保护长江  建设美丽浦江”——保护母亲河日主题活动。团市委副书记邬斌、上海“保护母亲河·绿色希望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同志、环保专家以及来自建工集团、同济大学和青年绿色营的青年环保志愿者代表一起参加了此次活动。

“听了教授的讲解,我才知道‘黄浦夺淞’的由来。”来自同济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18级志愿者纪芙蓉恍然大悟。她自小就在黄浦江畔长大,没想到上海的母亲河故事有那么多。她告诉记者,自己参加这个活动,一方面是希望了解更多有关长江的知识,了解黄浦江;另一方面希望宣传保护母亲河日以及我国第一部流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让更多的人知道并重视河流保护。

船行到杨浦滨江后,志愿者们纷纷下船投入到主题宣传活动中,他们“逮住”在附近游览的市民和游客,一边向他们发放保护母亲河的宣传单页,一边宣传长江保护法和黄浦江、吴淞江相关知识,市民们回答对了他们趣味问题,还被赠送小礼物。据活动主办方介绍,当天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也通过官方微信号发布了多篇长江保护法和黄浦江生物多样性的主题文章,进一步扩大宣传效果和社会影响。

“原来黄浦江以前那么糟糕,可你看它如今这么美。”同济大学志愿者毛威和代云潭向记者感叹,黄浦江作为长江汇入东海之前的最后一条支流,是上海的地标河流和重要水道。长江保护法的出台施行,为保护母亲河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作为年轻一代的他们将继续参与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依法保护长江,建设美丽浦江。

== 名词解释 ==

保护母亲河日

每年的3月9日是保护母亲河日,该节日在2002年由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设定,旨在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增进青少年对母亲河的深厚情感,形成全社会关爱母亲河、关注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浓厚社会氛围,促进青少年和公众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的实践。

长江保护法

今年3月1日,我国第一部流域法长江保护法开始正式施行。长江保护法针对长江特点和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特别的制度措施,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筑牢绿色发展根基,标志着长江大保护进入依法保护的新阶段。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孙琪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