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旧屋尺牍》和《通义堂尺牍》首发:来看看古人的“谈笑有鸿儒”
2021-04-20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清代学者刘文淇、刘毓崧父子朋友圈很广,很多都是名士大儒,他们的通信在100多年后的今天看来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经过上海图书馆与中国台湾古籍保护学会专家10余年的不懈努力,这批信件整理完毕。《青溪旧屋尺牍》和《通义堂尺牍》新书今天在上海图书馆首发,在今年世界读书日之前,这项重要的文献整理成果终于问世。

 ◆ 诸多名士大儒都曾写信来 ◆ 

“尺牍”也就是古人对书信的别称。起先书信写在长一尺的木简上,后来就将书信都称为尺牍了。上海图书馆素有收藏名人尺牍的传统,自1939年顾廷龙先生主持合众图书馆以来,高度重视手稿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出版,经过半个多世纪来的不断征集和各方捐赠,目前馆藏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尺牍文献达超过12万通,是国内公共图书馆收藏名人尺牍数量最多的单位。

此次整理出版的《青溪旧屋尺牍》和《通义堂尺牍》,就是刘文淇、刘毓崧父子后人捐赠给上图的。位于扬州的青溪旧居是刘氏家族的祖宅,而通义堂则是刘毓崧的堂号。这对父子做学问很是了得,社交能力也很强,当时很多名士大儒都是他们的朋友,朋友间总少不了书信往来,于是便有了这两套存世至今的尺牍。

在这些尺牍当中,很多写信人即便今天仍然如雷贯耳。比如曾国藩和魏源,他们是刘氏父子的朋友,信中所谈的都是文人雅事,但从琐碎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其实他们的交往很深。比如在信中,魏源谈到自己“去冬至今兵差团练,尽夜不暇,积劳成病,一息仅存”,这种字句显然是对老朋友说的。

其他写信的清代道光前后的名人还有很多很多,这批信函共3041封,涉及人物460余人。真正让人见识了什么叫“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用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的话说,字里行间记录了大量当时的社会生活、文人交往、学界动态、书籍刊刻等信息,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为一个字三天没睡好觉 ◆ 

这么重要的尺牍为什么此前存放在上海图书馆几十年都没有完成整理呢?主要就是因为这批尺牍文献数量太大、涉及人物太多、学术含量很高,而且关键的一点是因为每个名人的书法字体都不一样,有不少文字辨识难度很高,标释者没有深厚的国学底蕴和古文字基础,是很难考证出来的。

面对这样一个浩瀚的工程,上海图书馆除了动用自己强大的历史文献研究力量之外,这次他们还与中国台湾古籍保护学会专家进行了合作。中国台湾古籍保护学会一直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对两岸古籍保护工作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从2010年至今,在漫长的岁月中,两岸专家为了标释《青溪旧屋尺牍》和《通义堂尺牍》付出了极大的心力。

专程赶到上海的中国台湾古籍保护学会会长林登昱在今天的研讨会上就说,专家们有时为了辨识一两个字会查阅大量资料,耗费数月之功。而他本人也曾经为了一封书信中的一个字而三天没有睡好觉。有一个参与标释的学者,在工作的过程中常常沉浸其间,久坐而浑然不觉,结果完成了工作他的肾脏功能也大为受损,却依然引以为荣。专家们都极其负责,力求做到尽善尽美。经过两岸学者近10年的不懈努力,精装42卷的《青溪旧屋尺牍》《通义堂尺牍》终于问世。据了解,《青溪旧屋尺牍》《通义堂尺牍》将作为《稀见清代尺牍》第一辑与读者见面。而随着上图尺牍整理工作的推进,《稀见清代尺牍》未来将会有新的辑本问世,这将是一笔宝贵的文献资料。

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表示,中华古籍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可谓任重而道远。上海图书馆将继续努力践行国家对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意识,深入开展古籍再生性保护,不断整理出版馆藏尺牍文献,为社会服务。在下午的尺牍整理学术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对尺牍文献的整理交流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