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批评“躺平者”不难,难的是读懂背后的信号
2021-05-3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特约评论员 周鑫  

在热搜总是被“内卷”“鸡娃”这类词汇占据的当下,“躺平学”意外地“火”了。“躺平”代表了青年群体中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随着“卷不动就躺平”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对“躺平”青年的批评也纷至沓来。

近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李锋亮在《中国科学报》发文称,“内卷”体现了教育的筛选功能,说明社会是可以通过竞争获得上升机会的,并痛批躺平态度极不负责,“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努力工作的纳税人”。此番言论短时间内就进入微博热搜榜前十,阅读量达1.4亿次,网民讨论超过1.2万次,其中不乏大量反对的声音。

“躺平”在某种程度上,是青年人在“丧”文化中的一种自嘲,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丧”的状态;也是面对生活的另一种选择,在与经济状况、工作状态、人际关系的周旋中向下求解。这种暂时的回避本不可耻,但若将“躺平”的概念狭义化,而忽视其现实动因和解决方式,李教授的言论招致质疑也并不意外。

具体来看,有两方面的偏颇。其一,“内卷”不是合理的竞争,而是非理性、高投入低收益甚至无收益的混乱状态,一个真正健康的社会生态需要通过公平、合理的竞争能够获得上升机会。当每个人都处在高强度竞争中时,蛋糕未必能被做大,持续的、被动的、恶性的竞争更会带来生产力的无意义“内耗”,这也与教育筛选的初衷背道而驰。

其二,“躺平”不代表放弃生活、放弃向上。在青年语境中,“躺平”是“内卷”之外的新生活方式——放弃无止境的、没有目的性的拼搏,不再偏执追求世俗成功。通过放低姿态,冷静和理性地思考,回归生活的初心并重拾生活的勇气;与其说是自弃,更似一种疗愈。实践“躺平”的人大部分是在长期无效竞争后选择了降低欲望,以消除投入产出不合理带来的心理不适;这是青年对社会现状的一种反思,也是在低姿态中释放的求救信号。

“躺平”在热议中不可避免地被泛化,成为懒惰和习惯逃避的代名词,在最初职场语境下包含的对恶性竞争、劳动异化和资本压榨的反抗意义被消解。对“躺平”的选择应该多些包容,而非一味指责,既给长期超负荷的人一个缓冲再出发的调节期,也给犹豫和挣扎的人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有着34030位成员的豆瓣“家里蹲自救同盟”小组是在996快节奏生活和高期待的压力下社会化失败的青年缩影,但打着“加入我们是为了脱离我们”口号的他们并没有放弃回到社会,不管是学习新技能、考研还是找工作,组内都充满了积极的、相互鼓励的信息。换位思考一下,这些已饱受白眼的“蹲蹲子”们积极自救时如果看到那样尖锐的批评,心里该承受怎样的痛苦。

批评者的良苦用心可以理解,倘若无意义的“躺平”大行其道,社会也会陷入另一场危机。但多数误解源自于对青年群体的不关注、不了解,直接扣上“不负责任”的帽子,不知不觉将讨论拉到了对立的空间。批评“躺平者”并不难,但是要厘清这背后的原委,理性地推动问题解决却并不容易。调侃和批评再多,“躺平”背后每一个重压之下的个体发出的求救信号依然被忽视,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作者来自复旦学生评论团

青年报·青春上海特约评论员 周鑫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