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对有毒的幼儿动漫必须出重拳
2021-05-3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范彦萍

明天是六一儿童节,对儿童全方位的关爱是全社会的责任。

近日一篇名为《小学生看的动画片,成年人看了都脸红》的帖子在朋友圈里刷屏。原来,这部动画片里包含了不少宫心计的剧情,却成为一些不谙世事的小学女生的钟爱剧目。随便搜一搜,市面上像这样少儿不宜的动漫还真不少,有些竟然拥有数量庞大、忠心耿耿的小学生粉丝群体。

有家长惊呼,自己的孩子正热衷于追无脑剧,作为家长疏忽了。也有陪着孩子看片的家长庆幸,幸好自己在陪同看剧后觉得画风不对,5分钟就叫停了。还有家长反映,当下很火的动画片已经造成了“人传人”效应,如果没看过某部片子,孩子们在学校日常交流,还会因不知道而感到来自小伙伴的压力。

以其中一部动画片为例,女主角每一次被女反派羞辱欺负的时候,都无法靠自身的成长应对,而是要靠魔法来解救。按此推算,受这种价值观潜移默化影响的这些“祖国的未来”,长大后遇到难题,难道第一反应是去买一个魔法娃娃,拯救自己于危难?

黄色和暴力的内容能查能删,但如果整部剧或绘本的格调都透着庸俗不堪,这样庸俗的格调怎么删?对有毒的幼儿动漫必须出重拳了,肃清不良价值观,创作上要呼吁爱护青少年的心灵成长,制作与刊播要加强审查监管,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加强对孩子的引导。

我们的青少年文化产品创作者、文化工作者,应该把社会责任感摆在第一位,为广大的青少年儿童积极创作更多正能量的作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正确的价值观,让偶像崇拜形成榜样激励作用。而不是在幼儿动漫创作中,为了商业目的,不守职业道德,穿插“发狗粮”、你侬我侬、勾心斗角等不宜细节,甚至无底线地炮制连成人看了也会脸红的情节。对青少年的心灵成长,必须小心呵护。

而我们的家长和学校也要多长一个心眼。现在的动画片、儿童书早已不是70后、80后儿时的回忆了,一个不小心就会踩雷。毕竟,孩子出生后接触到的第一个老师就是家长,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就像一名家长所说,作为家长,虽然无法保护孩子一辈子,但可以坚持引导孩子,如何选择娱乐、如何看待偶像、如何树立健康的自我意识。而有责任心的学校也要为学生们推荐符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有营养的读物,为孩子们竖起一道天然的屏障。

我们的文化管理部门和广大社会机构,更应该从源头上、从社会大环境上,负担起守护的重责,用清澈的泉水滴灌祖国未来的小红花,开展精神文明传播。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范彦萍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