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数字传播大奖揭晓,教育灌输式原创儿童文学正在退潮
2021-06-08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非童凡响 童心入梦”儿童文学数字传播大奖近日在上海揭晓,《风雪宴》等9部参赛作品从3300余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大奖终评页面已在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有限公司旗下“人民阅读”平台、中国中福会出版社、阅文集团等平台全面上线,读者可以在线读到这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本次大奖评选活动历时近一年,包括多轮网友互动指数排行、专业评审团评审,以及为期两个月的导师团创作孵化赛段等环节。最终,作家雨濑的《风雪宴》荣获金阶梯奖;作家鱼人二代的《长脚博物馆》与克拉索特金的《猎人与轻骑兵》收获银奖;斯人语的《毛豆毛奇遇记》、薄荷虫的《有关我妹妹的传说》、慈莲笙的《海晏河清四时天》则获得铜奖。大奖还设立了三个特别类奖项,以表彰在单项领域表现突出的作品。

从此次大赛的获奖作品来看,曾长期占据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教育灌输之风正在渐渐退潮,现在的儿童文学作家大多喜欢通过感性的、极富文学性的文字来给孩子娓娓讲述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感触。比如《风雪宴》其实就是一本对孩子进行食物普及和人生况味引导的书,却没有直接灌输,“作品详细地描绘每种食物的做法和口感味道,内在契合少年主人公心灵的变化。”金阶梯奖作品《风雪宴》走“技术路线”,打动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博士李晓东。

而在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上海作协副主席赵丽宏看来,另一部获奖作品《猎人与轻骑兵》叙述非常流畅,人物很有思想,故事情境中随时表现出哲思。作者的文字让人感受到浓郁的文艺气息,也看到其所追求的文学性。“这次征文比赛,所有参与的作者,都有一颗美好善良、纯净温柔的心灵;所有的获奖作者,都是得来非易的。”上海网络作协会长血红认为,儿童文学创作,必须用最温柔的笔触,最温暖的文字,创作充满爱、正义、光明、善良的故事。儿童文学作者,必须有一颗真挚的童心,才能创作出合格的,对儿童读者有益的故事。

去年6月,由人民日报社、中国福利会指导,人民阅读、中国中福会出版社、阅文集团共同发起的“中国儿童数字阅读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同时启动“中国儿童文学扶持计划”,旨在鼓励支持儿童文学创作主体,推动儿童文学优质内容供给。一年来,该活动作为中国儿童数字阅读中心的重点项目,共收到超过3300部来自全国儿童文学创作者的踊跃投稿,为在新媒介语境下探索重建儿童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丰富儿童文学读物优质供给起到了积极作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