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道雕塑亮相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申城红色地标再添一抹亮色
2021-06-12 上海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赓续红色基因,传承“宣言精神”,纪念望老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和百折不挠、追求真理的理想信念,民盟特别邀请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陈望道设计创作全新雕塑,并以实物形式捐赠给复旦大学。昨日,陈望道雕塑在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前广场全新亮相,为宣言馆增添又一抹亮色。

讲台上

青年陈望道激情宣讲

雕塑反映的是青年陈望道站立在“讲台”上,“从容自在”地向观众们讲解他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他身着长衫,一手拿书,却不看书,另一只手情不自禁地抬起。用吴为山的话来说,“体现了陈望道对马克思主义非常熟悉,成竹在胸”,他的目光向前,略微朝上,这是因为“他在演讲时进入了思考的境界,一方面照顾听者,另一方面沉浸在马克思主义所勾勒的共产主义世界里”。

据吴为山介绍,陈望道的一生,是胸怀崇高家国情怀、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勇攀思想高峰、追寻马克思主义真理信仰的一生,是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奉献奋斗的一生。

为了创作这座雕塑,吴为山特意参观了陈望道旧居,看了许多陈望道生前的老照片。最终,在敲定雕塑形象时,吴为山根据陈望道在工人夜校讲课的那张照片进行了创作。

陈望道雕塑昨日在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前广场全新亮相。青年报记者 吴恺 摄

案台前

翻译《共产党宣言》

上世纪20年代,翻译了《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后,陈望道应陈独秀之请,到上海主持《新青年》编辑工作,致力于传播马克思主义。其后,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记,陈望道是最早的八位成员之一,担任共产主义小组的劳工部长。

那些日子,陈望道不但为党的创建从思想理论上进行了一系列准备工作,还积极关注工人教育,提高工人觉悟,设立了第一个工人补习夜校,并亲自给工人上课。

“着意刻画了陈望道的面部神态,力求写实、传神,让大家相信他全然吃透了《共产党宣言》,也抓住这个瞬间,是为了把青年陈望道心怀信仰和理想的知识分子形象表达出来,希望大家能记住,他不只是《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还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吴为山说。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