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传字辈百年纪念展今日启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在昆剧传字辈艺术家从艺100周年和昆曲被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周年之际,“水磨传韵 源远流长——昆剧传字辈百年纪念展”今天在上海大世界启幕。由上海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上海昆剧团、大世界共同举办的这个展览,因汇集许多传字辈艺术的珍贵历史文献实物,厘清一些历史谜团而备受关注。
1921年秋,昆剧传习所在苏州建立。当时昆剧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有失传灭绝的危险。一批有识之士成立传习所,以学费吃住费全免的待遇招收学生,对他们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学好昆剧,把这门百戏之祖传下去,这批44位学生也就是“传字辈”。在之后的百年中,传字辈艺术家孜孜以求,接续和发展昆剧艺术,目前中国昆曲界的中流砥柱基本上是他们的学生或者再传弟子。
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和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联合支部书记、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夏萍表示,他们此时此刻办这个展览,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传字辈艺术家的人生,告诉人们没有传字辈就没有昆曲艺术的今天,昆曲艺术一路走来实属不易。同时,也通过对传字辈历史的资料征集,让昆剧艺术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展览以一个“传”字贯穿始终,共分“水磨传奇”“芳馨传播”“雅韵传薪”“红毹传艺”“蕙兰传承”五大部分,分别介绍昆剧传字辈从艺、演出、授艺的历史。昆剧传字辈亲授弟子昆大班艺术家张洵澎看到恩师朱传茗的一根笛子感慨万千:“朱传茗老师这根如同神笛,它跟随恩师南吹北演,创下辉煌业绩。1960年,在梅兰芳、俞振飞两位大师主演的昆曲电影《游园惊梦》中,恩师就是用这根笛子吹奏的!”
展厅中还展出了昆曲曲谱、名家手稿、戏服、乐器及演出说明书、音视频、照片等珍贵的艺术档案,钩沉传字辈的从艺经历,厘清一些历史谜团。展览期间,展厅内小舞台自6月17日起,连续三周每周四至周日晚7:00安排“不插电”演出,不定期安排艺术家讲座、导赏、现场教学等展览系列活动,展览将持续至7月19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