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百名研究生党支书讲述党史中的“科技攻关”
2021-07-01
青年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1939年,晋察冀边区的白求恩大夫在为八路军做手术时因为缺乏抗生素导致伤口感染,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这些经历让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只有建设强大的医药卫生事业,才能切实地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党在新中国成立伊始积极开展青霉素研发,中国的抗生素制造行业迎来了崭新的春天。”
一堂题为“为人民生命健康:党领导下的中国抗生素研究”的党课,拉开了华东理工大学“梅雅博论”之党史百年百课系列巡讲的序幕。首位主讲人,是华理生物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国重室研究生第五党支部书记张雅敬。
欲知大道,必知其史。开展“党史百年百课”系列党课巡讲,是华东理工大学推进研究生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举措。自本学期伊始,全校100多名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就开始在所在支部和学院为党课宣讲而准备。
大家选取的党史故事,贴近研究生科研学习和专业发展,划出的重点,也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亲和力。接下来,全校将有100名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结合自己的专业,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100个党史故事。
此次张雅敬为了深入讲好党史,从去年12月起就走访了上药三厂旧址、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校史馆等地,先后采访了科学家、老党员等历史亲历者,为讲好这节党课积累了大量历史素材。
学生党员们在听完党课后感触很深,来自化工学院的博士生党员叶磊说:“结合专业讲党史,让党员学子在学习党史的同时,增强对专业发展历程的认知,更增强作为博士生党员投身科研报国的信心与决心。立足专业发展,传承红色基因,学史增信,砥砺前行。”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