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诗向千年去——《风从千年来》后记
2021-07-11 生活

薛保勤

诗歌是人的内心真情的流露,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吟唱。诗歌以灵性之光浇灌着我们的精神,滋养着我们的灵魂,点燃着我们的理想,呐喊着我们的忧愁——这样的滋润、抚慰、点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与密码。诗歌不是写作者个体的庸俗的功名与利禄,而是心镜对社会能动的投射,是心与心的沟通,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诗人就是那个写出了诗歌,希望别人能够诵读,而自己又安静地坐在书桌旁的人。

大约十年前,我和著名诗人、《诗刊》常务副总编李小雨先生在北京同窗两月。小雨德高望重,我们班同学都叫她大姐。大姐朴素、平和、随和,平时话语不多、不张不扬。但说起自己的专业,却又有一种滔滔不绝的执着和目中无人的单纯。一次,我们围绕文化传承与发展进行课堂研讨,小雨的发言让我至今难忘。她说:“诗歌是一个民族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写诗,那么,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将会缩短。”我们大家都笑了,她却极为认真,有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神圣和庄重。小雨不是一个“好学生”,记得我们上课时她常常迟到,进教室总是背一个大书包,书包里装满待审的诗稿,上课时,仍然时不时地干私活。我的一本诗集要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惴惴不安地请她作序。她看了书稿,欣然应允。一个礼拜天,她发来短信:“保勤,这个礼拜没回家,用了两天把序写好了。你不在宿舍,我把稿子塞你门底下。”我们没想到大姐却早早地走了,想起就让人唏嘘!我感受了她的爱心,也理解诗歌在她心中的地位。

我对诗歌的理解与追求,深受小雨的影响。小雨大姐的追求,提示我:你还能为诗歌做点什么?是否能够为朗诵者写一些文本?它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却是有意义的。

吟诵是诗歌题中应有之意。它可以通过吟咏者二度创作,深化、张扬、升华诗歌的内涵,通过声音给作品插上飞翔的翅膀,让阳春白雪走进大众,进而扩大诗的阅读范围,提高阅读质量。写了多年诗,在兼收并蓄的同时,一直坚守着诗歌意义上的立意,意境、节奏、韵律,以期便于吟诵。如果这诗可以谱曲,我也乐于让作曲家谱曲。手头也就有了七八十首诗的“衍生”品。

我是记者出身,当过编辑,做过出版管理工作,一直想做一本将诗歌、朗诵、评论、摄影(诗配画)、音乐有机地融为一体的书(所谓的诗、画、影、音、乐),希望对传统的出版形态有所创新和丰富。《风从千年来》呈现给读者的一百首诗、一百个朗诵、一百则评论、几十幅摄影、若干首歌,就是我的所谓的出版理想的呈现。想法产生在三年前,由于种种原因直到今天才得以出版。本书涉及了朗诵、评论、作曲、编曲、演唱,背后凝结了数十位专家、学者、艺术家和编辑们的辛勤劳作。

感谢二十位朗诵艺术家,是他们的二度创作与精彩的表达,让我的诗歌有了更多的受众,并且随着他们的声音不断地走进艺术殿堂。他们是:我国著名朗诵艺术家徐涛、瞿弦河、高峰、吴京安;陕西的表演艺术家和中国金话筒获得者蒋瑞征、董少敏、海茵、包志坚、陈洁、赵冬安;省、市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孙维、凌江、朱德海、耿万崇、王芳、晓河、高帆、孙凯、彭波、刘宝玲、李诚等。

感谢著名作家孔明先生的点评,他本来是可以写许多鸿篇巨制的,却放下身段,不厌其烦地写了一百多篇我的诗的“小评论”。他的评论不“小”,用心良苦,为我的作品提了神。

感谢我国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孟庆云先生、张千一先生,还有作曲刘州、王洁、朱宏亮和刘乐先生。他们用旋律为我的诗插上了音乐的翅膀。还有歌曲的演唱者著名歌唱家韩磊、雷佳、谭维维、王莉、周澎、喻越越、王二妮,感谢他们的精彩演绎。

感谢陈彦先生,我们是朋友,是视为知己的纯纯的君子之交。他曾是我许多作品的第一读者。我曾从他那里得到过很多珍贵的建议、温暖的认同和热情的肯定。在文学的影响力越来越小、诗歌的受众越来越少的背景下,他的建议与鼓励弥足珍贵!他调到北京后,工作繁忙写作任务很重!从时间的夹缝中挤出时间认真阅读作品,并为本书作序。感谢他的认同、鼓励和让我脸红的褒扬。

中国有悠久的诗歌传统,风是中国最早的诗歌形式之一。收入本书的有一首歌叫《风从千年来》,是我和赵季平、韩磊合作的为黄帝陵写的歌,我就用这首歌作为本书的书名。既包含诗从千年来的源远流长,又隐含着诗向千年去的意愿。

(诗集《风从千年来》,薛保勤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薛保勤,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国新闻奖评委。著有《善》《青春的备忘》《送你一个长安》《给灵魂一个天堂》《读悟天下》等。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柳青文学奖等多项荣誉。)

薛保勤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