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发布18项制度创新成果,从规划到落地 红利实实在在
2021-07-14 上海

一对高铁列车在杭黄高铁线上交错飞驰。受访者供图

13日下午,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举行制度创新成果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聚焦“8+1”重点领域,推出18项具有突破性、首创性的制度创新成果,集中在规划管理、生态保护、项目管理、要素流动、公共服务和体制机制等重点领域。

青年报记者 陈泳均

推出18项首创性的制度创新成果

“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红利是实实在在的,能够实现多赢。”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忠伟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道。

张忠伟介绍道,围绕要素流动领域,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探索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促进科技资源流动,降低企业研发成本。首批纳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券服务机构615家,服务资源25000余项。目前,示范区内已有104家企业申领科技创新券,总金额约300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共享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开展创新创业,将加快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此外,开展示范区数字人民币试点,推进支付一体化和同城化。前期,示范区数字人民币跨区域试点已在特色联动商圈、特色生态旅游、特色绿色农业、跨区域公共交通等场景落地。目前,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跨区域税费缴纳、跨区域生活缴费等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场景已实现。自示范区“金融十六条”推出后,先后有13家金融机构设立一体化示范区分支机构,落地首单长三角一体化专项授信业务、首单绿色保险、首笔长三角生态绿色贷等业务。

此外,外国人工作许可证(B类)跨域互认、示范区职称联合评审机制、专业人才资格和继续教育学时互认等一批人才政策正在实施。

推进两省一市群众就医便利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实现异地结算免备案,群众就医更便捷。”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曹俊山介绍道,今年5月28日,在去年门诊异地就医免备案基础上,将免备案范围扩大至住院、互联网+异地就医结算等,实现“示范区异地就医结算全领域免备案”。据介绍,示范区参保人员从原来需在当地备案方才能异地结算,改变为在区域内医疗机构合理就诊,直接结算无需办理备案。目前,此政策已惠及示范区230余万名参保人员,并覆盖示范区内所有85家医疗机构。

此外,通过“医保电子凭证一码通”让群众就医更优化。医保电子凭证是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统一签发,参保人办理医保业务的身份凭证,只需在手机上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就能实现“不带卡看病”。6月8日起,示范区全面实现异地就医结算“医保电子凭证一码通”。此举大大减少了窗口排队、老百姓反复跑腿,优化了候诊、查询、就诊、缴费、查报告、取药等就医全流程。

曹俊山补充道,示范区“互联网医院”实现医保异地结算,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朱家角人民医院)已成功实现异地网上在线结算。示范区参保人员在当地通过关注医院公众号等,实名注册并认证后,就能实现网上复诊、网上配药、网上医保结算支付,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优质的医疗服务。目前,已联网结算1174人次。

青年报记者 陈泳均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