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暑期,精彩生活|小小少年归来时,已是“小老师”
2021-08-0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文 受访者/图、视频 常鑫/剪辑

“我们俩都毕业于附小,很荣幸今年暑假能以毕业生的身份再次回到母校做助教小老师。”今年暑假奉浦街道有一群少先队员以“小老师”、小助教的身份重返母校,他们领悟了从前母校师长教导自己的不易,收获了小小少年的责任与担当,也充实了于他们而言独一无二的暑期。

以“小老师”的身份回归、回馈母校

“我让两位小老师把大家说的名字都写在黑板上,然后我们来投票看看哪个名字人气最高……”课堂上老师提到的“小老师”正是汇贤中学六年级学生金炜凌和董欣源,她俩是同班同学,也都毕业于附小,而现在她们正在附小的课堂上协助老师上课。

老师话刚说完,董欣源就立刻反应过来走上讲台,按照老师的要求把学生们提出的中队名都用粉笔写在黑板上。当学生们齐声朗读最终选出的中队口号“亲亲四叶草,绵绵思远道”(源自《饮马长城窟行》一诗中的“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时,董欣源和金炜凌心中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

此外,金炜凌和董欣源需要担任小老师独立完成一堂主题班会课。上课时小老师金炜凌端端正正地站在台上给学生们讲课,与此同时,董欣源站在她身旁微笑着望向自己的同伴,而轮到董欣源讲课时,金炜凌也会给她坚定的眼神,她们以这样的方式给予彼此勇气和力量。

肖塘中学七年级学生孙学海,俨然一副老师的模样站在讲台上。他和同伴为学弟学妹们带来了一堂“沐浴在党的光辉下”主题班会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了吗?”孙学海问道,端坐讲台下的学生们齐声答“100周年”,发现学生们都知道答案时,孙学海深感欣慰。

同样来自肖塘中学的马浩芸,在主题班会课上教学弟学妹们唱响红色歌曲《保卫黄河》,只见她指着黑板上的歌词,先领唱一遍“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讲台下紧跟着响起学生们整齐嘹亮的跟唱,她听后开始教唱下一行歌词,就这样,马浩芸耐心地、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教唱着,直至学生们能够熟练地唱完一整首歌。

“小老师”收获别样暑期

今夏当了一回小老师,奉浦少年们感悟颇深。“老师要上好一堂完整的主题班会课,需要在课前、课中、课后做大量准备的准备工作”,通过这次经历,金炜凌体会到了为人师长的不易。董欣源、金炜凌都毕业于附小,表示很荣幸能以毕业生的身份回到附小做小助教,不仅仅是回归母校,也算是以这样的方式回馈母校的培育之恩。

孙学海说他使出了浑身解数,充分利用自己的活跃思维,认真热情地为同学们讲解着课程。一旁的马浩芸还沉浸在刚才的课堂里,回味着教唱《保卫黄河》时学生们的表现,“虽然初次他们唱的不是很理想,但是经过多次练习之后,他们唱得越来越好”。

据了解,今年暑期奉浦街道辖区内汇贤中学、肖塘中学、帕丁顿双语学校共招募了初中生志愿者22名,分别前往奉教院附小、肖塘小学、帕丁顿双语学校“爱心暑托班”办班点担任“爱心帮帮小助教”。每周都会有2到3名少先队员“小助教”与大学生、高中生志愿者一起完成半天“爱心暑托班”志愿者工作,此外他们还发挥了自身特长担任小老师,为学弟学妹们上了一堂主题班会课。

今夏这群少年过着充实的暑假,收获了少年的责任与担当,明白了为人师长的不易,想必日后会更加懂得尊师重道,谨记长辈们的谆谆教诲。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文 受访者/图、视频 常鑫/剪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