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福寿螺体内有大量寄生虫,广大市民切勿乱吃!
2021-09-1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崔子润

夏秋交替,福寿螺的繁殖季节又来临了。近日,各区农业及水务部门开始,全面排查福寿螺的发生现状,以及它的生长蔓延趋势,为维护河道生态环境系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清除福寿螺。

据了解,福寿螺属于典型的外来有害生物,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系大型水生螺类。它以水稻、茭白、荷花等水生农作植物叶片为食,繁殖量巨大惊人,会严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繁殖期分布河道堤岸的鲜艳卵块,严重影响河道环境整洁;如食用未经高温加工的福寿螺,易感染寄生虫,危害健康。目前,福寿螺仍在蔓延扩散中。

上海市浦东新区河道管理事务中心设施科科长褚旭峰告诉记者:“福寿螺和田螺有所不同,虽然初看是蛮像的,但实际上还是有区别的。首先,外壳的颜色不一样,福寿螺的外壳偏黄一点,田螺的外壳是青褐色。其次,福寿螺的壳比较薄脆,它的开口比较大,而田螺它的壳比较硬,相对而言,口径比较小一些。第三,福寿螺的尾部比较短像矮胖子,一般来说,福寿螺它的整体,比本地的田螺大几倍。”

目前,由于福寿螺在水里生长,防控工作开展较难。“我们组织的专项活动,到河道边去铲除卵块,福寿螺晚上会爬上来,但是它对光影可能比较敏感,比如说你用头灯,或者手电筒移动,它会迅速地走到水下去啊。所以说抓这些物种,会发生一些意外的情况。”褚旭峰介绍说,“我们有一次挑灯夜战,大团镇利用福寿螺夜间上浮产卵的时机,收获挺大的,可以说是满载而归。”

自2017年,上海市仅在奉贤、青浦等区少量河道发现福寿螺,虽然采取了人工清除、灭杀等措施,但由于福寿螺繁殖快,适应性强,因此,在徐汇、闵行、杨浦等城区河道驳岸也有发现。目前,全市各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出现。

不过,福寿螺也有一个弱点,在温度低的情况无法存活,所以有种说法,认为福寿螺只会在长江以南地区生存。据了解,为应对福寿螺,河道管理的专业人员,会定期清除岸边的螺卵和漂浮水草,防止其漂移传播。同时,在河道中采用天敌引入技术,按照河道生物种群结构适度投放本地鲤鱼、青鱼、河蟹等,对福寿螺种群或螺卵进行控制。在农田灌溉和河道开闸上要严格把好进排水关,设置拦截网,避免外河中的福寿螺进入。

据相关专家介绍,当食用没有煮熟的带有广州管圆线虫的福寿螺时,会造成人体感染而致广州管圆线虫病,这个病潜伏期多在1-2周,线虫可能会钻到大脑,破坏神经系统,也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治疗费用昂贵,或留下后遗症。特别提醒广大市民,有些夜排档可能把它混成田螺、海螺,喜欢在街头“撸串”的食客们在选择鲜食螺片、螺肉类制品时,一定要注意烤熟、煮透,当然最好不吃。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崔子润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