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如同生命的进化过程——《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讲稿选读
2021-09-19 生活

黄梵

我要讲的写作,完全不同于中小学的作文训练,或大学中文系的训练。众所周知,已有的中文训练,主要是通过经典分析课来完成。常人对写作的认识,恰恰因为经典分析课,一不小心就走入歧途。老师分析每一篇文章时,已把文章当作一台精密机器,写文章也就如同造机器。造机器有个特点:无论部件还是由部件组装的整机,都是预先设计好的。所有部件必须按设计图纸制造,再送到总装车间组装。比如为了造汽车,就得先造轮子、方向盘、发动机、油箱、车壳等等,再用部件组装整车。每个部件组装前后,不会有任何改变。想一想吧,我们过去的老师们,是不是用类似造机器的逻辑,这样教写作的?老师要求学生下笔前,务必打腹稿,把文章各部分预先想好,再按起、承、转、合的结构组合成文章。下笔时,文章的各个部分,不允许超出预先的设计。课上对经典文章作出的大量分析,大大加强了文章像精密机器的观念,令学生们赞叹每个词、句子、段落,多么准确无误,无懈可击!老师越把文章设计的功效神化,学生下笔就越惶恐,害怕笔力达不到那样的精准(学生当然达不到)。因为结果完美,就想当然认为初始设计也一定完美,这种由结果推想起点的做法,一般称为“逆向工程”。经典分析课或阅读课的实质,就是文学中的逆向工程。作文课或大学的中文训练,已被逆向工程笼罩了数十年,蒙它的精心照耀,打腹稿就变得至关重要,它是下笔前的“设计”或“图纸”。为了让学生发现文章的奥秘,老师会把一篇作品拆开,分拆成起、承、转、合,或写景、心理刻画、高潮、点题等大大小小的“部件”,竭力向学生展示每个“部件”的完美无瑕,展示这些“部件”彼此的衔接,多么巧妙,天衣无缝!上多了这样的分析课,你难免就会产生大师癖。老师越分析经典,你越觉得经典作家个个是神人,那么多的大小“部件”,那么多复杂、精准的巧妙组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老师已无从解释,至多叮嘱你写作时要打腹稿。问题是,单靠打腹稿就能一步到位的人,不就是神人吗?分析课不经意就把你的写作,与作家们的写作彻底拉开了距离,他们的“盖世武功”,必然令你自惭形拙。如果此生你只想做读者,有大师癖倒也无害,毕竟有反省力的大师作品,也是文明的护身符。如果此生你还想当写作者,大师癖可能就会带来误导,会让你错误地想象或揣摩,或一厢情愿地认定,作家们一定是“那样”写作的。

“那样”勾勒出的写作景观,来自一直轰炸你的经典分析课,它会潜移默化,令你拥有逆向工程的思维,唆使你,把写作与仿造一台机器,看作是性质相同的事。逆向工程的思维,隐匿着两个假设,一是,文章里的“部件”与机器部件一样,从开始“制造”到“组装”完成,“部件”的形状、尺寸,都一成不变;二是,文章结构与机器设计图一样,从制造“部件”到组装“部件”,同样也一成不变。想必以前的老师,都教过你如何去制造文章“部件”——打腹稿!学生需要在腹中精密设计出文章的各个“部件”,等文章落笔到纸上,写作已变成无趣的“照图纸加工”“组装”,或对腹中文章的“抄写”“誊写”,部件在组装或抄写前后,不能有改变。这样一来,写作的重负都一起压到了“想”上,即必须先想出腹稿。由于想本身是散漫的,无形的,面对稍纵即逝的众多思绪,欲捕捉其一,则要靠记忆帮忙,记忆成了“想”用来暂时储存的纸。可是,“想”之选择是反复无常的,如蜻蜓点水,甚至雁过无痕,比“写”之选择轻佻许多,记忆无法像真正的稿纸那样,胜任记录所有“想”的痕迹,毕竟任务太重。“想”之无形,碰上记忆的无形,这样在腹中翻来覆去地想,就是用无形去捕捉无形。这导致很多写作者下笔之难,难于上青天。他们常见的写作姿势是,手攥着笔,眉头紧锁,苦思冥想,迟迟写不出一个字。

记得有一次,应老同学钟扬之邀,我赴上海某书院作写作演讲,听众是小学四年级到初一的孩子。我让孩子们当场写几句话,没想到竟有五六个孩子,五分钟写不出一个字。我问他们为什么写不出?有孩子想了半天说:就是写不出。我问他:会不会骂人?他说会。我就叫他把骂人话写下来,他马上瞪大眼睛叫了起来:骂人话怎么能写出来呢?这些话是不对的。这件事让我发现了症结所在——原来他们没有初稿概念。写不出是因为他们认为,一旦落笔纸上,就铁板钉钉了,就是无法更改的定稿,就必须正确,对,完美!所以,他们只能紧攥着笔,皱着眉头,漫无边际在心里硬想。必须按老师的要求打腹稿,半天想不出,是常有的事。作家们的写作也是这样的吗?在腹中苦思冥想的那个想,与落笔纸上即成事实的那个写,其实是有天壤之别的。逆向工程的思维,会令你把写作中的自由,压缩到几乎没有,会排除潜意识对写作的有利功用。为了让你有直观的感受,我举绘画的例子来说明,毕竟艺术与文学的创作思维过程,十分相像。

我们来看拉斐尔的名作《草地上的圣母》。这幅画的三角形构图,达到了完美之境,三人的姿态与神情配合,十分严谨,天衣无缝,优美动人。如果你不幸拥有逆向工程的思维,一定会被此完美画面唬住,想当然认为拉斐尔落笔作画之前,心里一定已有完美的“设计图”,落笔作画时,只需把预先想好的“设计图”,临摹或说“抄”下来即可。至于“设计图”是如何想出来的?拉斐尔为何能想得那么完美?你一定喜欢用天才来解释,唯有天才方能一步到位,立刻想到该让画中出现三人,各据三角形的一角,三人连成整体的轴心。拉斐尔真是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序,创作这幅画的吗?贡布里希的名作《艺术的故事》中,正好有拉斐尔创作这幅画的系列草稿,图中从左到右,是他完善构思的过程。你能看出,第一幅草图中,与其说是三人的三角形构图,不如说是两人的对角线构图。第二幅表明,拉斐尔试图修正第一幅构图的“错误”,把侧后的人移到侧前,出现了三角形构图的雏形。第三幅中三人的位置,已接近定稿中的位置。但第四幅,一定出乎你的意料,拉斐尔没有继续完善第三幅,他把侧后的人移走,居然开始尝试别的构图,略显混乱的笔触揭示出,他的心里还有些许不知所措。定稿中非常重要的东西,始终没有出现在系列草稿中,说明这是拉斐尔作画时的灵机一动,是后来加上去的,并非预先设计。而是来自作画时的即兴灵感,就是陆游说的“妙手偶得之”。

拉斐尔作画的例子,令常人对创作的揣摩和设想、逆向工程的思维,显得不真实,一厢情愿。他们一定想不到,连拉斐尔这样的大师,创作前心里都没有完美的“设计图”——所谓老师叫你打的那种腹稿。拉斐尔没有想好,就下笔开始作画,他用逐一试错的方法,代替打腹稿。试错会牵连到即兴发挥,潜意识就会暗中发挥作用。关于试错,我举个生物的例子来说明。有学者把一只敞口玻璃瓶放入黑屋,将瓶底朝向黑屋唯一的窗口,再将六只蜜蜂和六只苍蝇,放入瓶中。请问两小时后,逃出瓶子的是蜜蜂还是苍蝇?大家一般会猜,逃出瓶子的是蜜蜂,因为谁都知道蜜蜂的智商比苍蝇高。事实上,学者发现,苍蝇都若无其事逃出了瓶子,蜜蜂却全部撞死在瓶底。蜜蜂的智商是胜过苍蝇,但偏偏认死理,认定有亮光的地方一定是出口,所以,一次又一次朝有亮光的瓶底撞,直到把自己撞死。苍蝇没有认死理的高智商,是机会主义者,通过不停乱撞乱试,不经意就摸索到了瓶口,成功逃生。你看,智商高的蜜蜂,错在方法不当,错在把过去的经验,当成不可更改的教条。苍蝇的试错,是根据环境的不断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拉斐尔和罗丹采取的试错,与智商低的苍蝇完全一样,说明创作不是按既定的“设计图”,像蜜蜂认死理那样,一条道走到黑。创作要像苍蝇试错那样,及时捕捉即兴涌现的种种灵感,不断修正先前的想法。凡认为写作可以完全靠理性设计的人,就不幸落入了蜜蜂的教条境地。

真实的写作,更像一个生命体的进化。人从单细胞开始,一步步改变成鱼,改变成两栖动物,改变成哺乳动物,改变成直立人,改变成智人(现代人)的进程。拉斐尔下笔画草图,就相当于从进化图的某处开始,比如,从鱼(初稿)开始,再通过试错,比方说达到两栖动物(草稿甲)的阶段,这时离最终的智人(定稿),仍相去甚远。他们会继续试错,比方说前进到哺乳动物(草稿乙),这时,你仍然无法通过哺乳动物(草稿乙),想象出智人(定稿)的完美样子,除非继续试错,到达直立人(草稿丙),再到达智人(定稿)。你会发现,越到后面,比如直立人(草稿丙),就越接近智人(定稿)。逆向工程或经典分析课的思维,错在老师赞叹智人(经典)的完美无瑕时,一厢情愿地认为,智人(经典)不可能是从鱼或两栖动物(糟糕的草稿)演变过来的,不可能从哺乳动物(糟糕的草稿)演变过来,毕竟鱼或哺乳动物(糟糕的草稿)与智人(经典)的样子,实在差得太远。老师一般会设想,现代人是由现代人的脑袋、皮肤、骨骼、肝、肺、肠、胃等,这些已进化好的完美“部件”,像机器那样直接组装而成。经典的完美样子,让老师不敢设想,大师写初稿或草稿时,竟也有诸多错误,混乱,不堪。海明威有一句话,颇能帮我们消除这一认识魔障,他说,“任何文章的初稿都是狗屎”(麦基《故事》,周铁东译)。

真实的写作过程,如同生命的进化过程,并没有“最终的形式”,每写一稿,都是作者暂时拼搏的结果。文学爱好者则往往等不及,一瞧见草稿糟糕,发现与经典的完美相去甚远,就再也没有兴趣付出努力,令其一步一步进化。我有个写作朋友,就有严重的写作障碍,障碍来自他的写作观念,他认为必须想好文章的每句话才能下笔,他迷信理性对写作的全面控制和调遣,结果每写一两句话,他都要苦思冥想好几天……

(《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黄梵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黄梵:诗人、小说家、副教授。已出版《第十一诫》《浮色》《月亮已失眠》《等待青春消失》《女校先生》《一寸师》等。曾获紫金山文学奖、《芳草》汉语诗歌双年十佳奖、《作家》金短篇小说奖、美国亨利·鲁斯基金会汉语诗歌奖、博鳌国际诗歌奖等。)

黄梵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