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演版“电波”开演在即,陈飞华团长:电波的艺术状态和艺术质量一直都在
2021-09-30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图、视频

7月31日,《永不消逝的电波》驻(巡)演项目组建组大会正式成立,距今整整2个月,来自全国14个省市、通过选拔脱颖而出的55位演员,目前已在上海歌舞团完成了舞剧电波的两个月集训。9月30日,国庆气氛已然浓郁,可是美琪大戏院里,两场新老搭配的“电波”联排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检验成果的日子近在眼前,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来到美琪大戏院进行了提前探班。

站在大师的肩膀上,95后演员脱颖而出

正式集训从8月1日开始,每天9时30分开始基础训练,下午是《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目排演,要到20时30分才结束,如同“魔鬼训练”。这55位演员大多都是全国舞蹈院团的学生。

为让他们快速成长,上海歌舞团为“外援”配置了足足28人的教师团队,师生比近1∶2。两个月的集训之后,55位从全国选拔的“学生演员”将在10月13日正式迎接驻演版的首场演出,他们将参与《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上海驻演版和全国巡演版场次,向全国持续发射红色电波。

今日,记者在联排探班中已提前感受到紧张的气氛萦绕。音乐响起,“李侠”和群舞正在拆解动作,完成报社场景的排练。台下,执行导演吴欢怕是整个现场最为忙碌的人。他一边喊cut,一边给演员们扣细节。细到眼神、舞台上停留的位置、转身的利落程度,不论是主演,还是群演,动作细节一个也不放过。除了人物以外,舞台上的道具是否齐全,群舞演员的裤子背带是否到位,吴欢不肯放过一丝一毫。吴欢告诉记者:“《永不消逝的电波》凝结着全团多年心血,我们唯一的底线就是不能丢失‘电波’的审美高度和品质。”

1999年出生的张天玉来自四川师范大学,是这次55个从全国各地选拔而出的幸运儿。通过自己的刻苦以及优秀的自身条件,他让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眼前一亮。此次,初出茅庐的他担纲了其中的重要角色——裁缝老方。张天玉说,老方这个角色最难演绎的部分,就是以自己20多岁的年龄去演出40多岁老方的身份,心境和神态上的拿捏需要下一番大功夫。

《永不消逝的电波》从编排叙事、舞台手段到空间调度堪称“天花板级”舞剧。但是,当张天玉从一个观众变身为其中一个“主要演员”时,他发现做到全盘的严丝合缝真是太不容易了。“你就是空间调度的一部分。”而在上海歌舞团的集训经历,对他的从艺生涯也是一次难得的经验。“在这个大氛围里,我们得到了呵护,更多的也得到了成长。排练老师在每一段细节处,都会为我们解读此时此刻,角色动机是什么?心态应该是怎样的?讲得特别细致,细到每一个人物,每个人物动作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电波”的艺术状态和艺术质量一直都在

今天,进入美琪大戏院后的创作联排,被分成两组进行,一组上场排练,另一组在台下观看,交换进行,合成排练的密度非常紧凑。四组主要演员也以“风雅颂韵”排出了主要阵容,届时驻演版将以“盲选”的方式面对首轮的观众检验。

这些学生演员经过2个月的集训,陈飞华团长给出了高分评价。“在台下观看他们的排练时,我的体会是这些孩子基本上能够完成‘电波’的艺术呈现。更加可喜的是,这次排练集训,上海歌舞团的演员们也经历了成长,为年轻演员创造了很好的创作氛围。此次我们替换了18位新演员,前几天‘电波’编导周莉亚也来观看了驻演版联排,我们的心都放下了。而且在某些层面上,他们不但胜任,还呈现了不太一样的艺术理解。”

陈飞华团长说,歌舞团始终有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不论是驻演版,还是全国巡演版,不论由谁来承担这些角色,“电波”的艺术质感都不能下降。“相信在美琪大戏院的驻演和全国巡演中,观众们尽可放心,‘电波’的艺术状态和艺术质量一直都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