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唱好中国歌,最古老音乐出版社为上音发艺术歌曲唱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院长廖昌永教授担任主编的《玫瑰三愿:中国艺术歌曲16首》近日由全球最古老音乐出版社大熊正式国际发行,成为中国艺术歌曲走向国际的重要文献。同时,根据大熊国际出版严苛标准的国际注音与示范朗读等规范要求,能够最大程度准确还原汉语发音,可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歌唱家、爱好者们学习,成为一本让全世界字正腔圆唱好中国歌的重磅教材。据大熊出版社消息,最迟今年11月,中国大陆市场就可以购买纸质版,目前欧洲已经正式发售。
让世界艺术家可以字正腔圆地发音
《中国艺术歌曲16首》出版时采用了国际音标IPA注音(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国际音标,早期也称作万国音标,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由国际语音学学会设计作为口语声音的标准化标示方法。国际音标广泛用于语言的标准化,通过音位、语调和词语、音节的分隔等,形成了一套注音的规范。原来IPA主要用于为印欧语言、非洲语言注音,后来,在赵元任等中国语言学家的不懈努力下,国际音标不断演进,加入了舌尖元音音标和声调等,可以比较规范地为汉语注音。
这一项目从2019年启动,历时两年多。廖昌永教授率课题组开展曲目选撷、歌词翻译、注音朗读等各环节,集合上音作曲、声乐表演、艺术辅导、音乐学等多学科专业联合作业。声乐歌剧系周正教授倾力为全部歌词做国际音标注音,廖昌永教授与徐梓嘉女士录制了全部歌词的汉语朗诵,为非中文母语的歌唱者提供最佳的发音帮助。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大学院长、著名艺术歌曲专家哈特穆特·霍尔(Prof. Hartmut Höll)教授为钢琴伴奏乐谱的校对和修改提供了宝贵意见。大熊音乐出版社社长尼克·普菲弗克恩(Nick Pfefferkorn)先生亲自承担乐谱制作工作,出版社中国事务代表王蕾女士进行整体校验,安德里亚斯·雅克布松(Andreas Jacobson)负责封面设计。最后大熊特约印刷厂采用最好的订制纸张和优质的装订呈现这个完美Urtext版。
疫情挡不住的合作热情
上音与大熊结缘于2019年。时值大熊出版社300年社庆,上音与大熊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并且签约了大熊300年历史上首位中国作曲家、上音作曲指挥系副教授沈叶,这也是国际同行对上音人才培养的高度肯定。正如上音党委书记徐旭所说,“这是音乐中国艺术教育界的一件盛事”。
是年6月,廖昌永院长赴德国演出时特意参访大熊出版社,尼克社长也聆听了《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音乐会》,深深被中国诗歌与音乐感动,双方随即商定启动《中国艺术歌曲16首》国际出版计划。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合作的脚步,远在德国的大熊出版社社长尼克先生特意发来视频表示慰问,他说:“疫情的发展让远在德国的我们深感牵挂。希望这段非常时期赶快过去,希望我们能够尽快再次相会!”
哪怕是疫情也挡不住对音乐的情怀与热爱,中德双方团队很快启动作业,打谱、注音、翻译、录制,忙得不亦乐乎。春种秋收,不负韶华,2020年11月18至25日,上海音乐学院“中国艺术歌曲百年”国际艺术周正式亮相,从《“翰墨·音画”上音获赠珍藏美术书法作品展》、艺术歌曲系列学术讲座、《中国艺术歌曲百年曲集》的曲谱及演唱研究到艺术歌曲百年国际声乐论坛、第二届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满满七天的学术盛宴令人目不暇接。11月23日迎来艺术周的重磅活动——上音-大熊《中国艺术歌曲16首》中德连线出版仪式暨上音《中国艺术歌曲研究大系》首发式。
从中国上海到德国威斯巴登,跨越8500公里,廖昌永院长与尼克社长现场连线,交接了《中国艺术歌曲16首》的乐谱样本,廖昌永说:“这是中国艺术歌曲第一次在国际出版发行,过去300年来,大熊出版过1000多位作曲家的8000多部作品,由世界最著名的出版社出版中国艺术歌曲,毫无疑问会对中国艺术歌曲在全球的推广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中国艺术歌曲历经百年发展,已经成为德语、法语、英语、俄语等艺术歌曲之后,又一重要语种的歌曲”,他希望通过乐谱的出版能够推动世界各地的歌唱家都能用正确的中文来演唱中国艺术歌曲,不仅能唱、更要唱好,不能只敷衍潦草地图解文字表面的含义,要深究其里,要钻研格律、韵脚、咬字、吐音,这样才能打动自己,打动观众,才有艺术的说服力,今天,《玫瑰三愿:中国艺术歌曲16首》的国际出版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中国艺术歌曲国际交流继续推进
《中国艺术歌曲16首》的出版是继杨立青《荒漠暮色》、沈叶《缄默诗篇》出版后的又一重要中国音乐作品国际出版,这一进程还将继续。目前,正在筹划中国艺术歌曲的下一步计划、沈叶的新作以及中国当代作曲家的创作都将在经过严格的国际遴选后在大熊出版。
正如哈特穆特·霍尔教授在《中国艺术歌曲16首》序言中所说:“在东西方之间的音乐领域、中国和德国之间早已铺架了宽广的桥梁,在这个领域取得最高成就的中国艺术家们层出不穷”“几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千百首诗词歌赋,融汇了中华文化艺术的深厚传统和珍贵遗产,这让我们叹为观止。伟大的歌曲从来不是漂亮的装饰品,而是敏感地描述一种生活情境,为最细腻的个人情感赋以精确的声音图景表达:爱情、悲伤、思乡、渴望、绝望、忧郁……”
202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建交50周年。届时,上音-大熊将为中德音乐文化交流合作做出更多贡献,通过此次合作的成功典范,将促进世界更了解伟大的中国之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