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国庆期间上演青春版原创话剧《雷经天》,立足校史学党史,打造沉浸式法治文化课程
2021-10-08 文体

青春版原创话剧《雷经天》是华政创新党史学习的一次实践。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通讯员 李馥华

近日,一堂沉浸式法治文化课程在华东政法大学“结课”,这堂课以华政青春版原创话剧《雷经天》的演出而再现沉浸式学习氛围,让法律、历史、文学、戏剧在此碰撞。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也是学校立足校史学党史,从而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方法的一次实践。

从延安到上海、从舞台到讲台、从讲台再到舞台,在华政园的教室、在黄土高原的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近百名师生历时三个多月,从筹备之初的青涩茫然,逐渐到每一个场景、每一句台词的笃定自信,再到首演的圆满呈现,一张张青春昂扬的面孔用这场话剧向雷经天院长致敬、向所有坚守法治与正义的人们致敬,更用真挚和热忱祝贺建党百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

好舞台呈现好讲台、好讲台呈现好舞台,这台好戏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华政好讲台”。文伯书院牵头打造的沉浸式党史学习模式——“《雷经天》与法治文化”沉浸式课程,于今年夏季学期授课并排练实践,直至正式登台亮相,用实战检验教学成果。

雷经天是中国共产党法治建设的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开拓者,曾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华东政法学院院长、上海市法学会首任会长和上海社会科学院首任院长。

原创话剧《雷经天》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和老百姓订立一个新的契约,一个人人平等的契约故事。虽然受限于舞台条件,但是多媒体背景展示的舞台空间同样再现了延安黄土高原风貌和陕甘宁高等边区法院旧貌,随着戏剧情景发展,华政师生、雷经天及革命青年、延安百姓三组对比明显的群像一一呈现,展现出历史质感,抒写出新中国法制史的精神内核。

校方介绍,“《雷经天》与法治文化”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引导青年学生立足校史学党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高校、深入课堂、深入学生”,营造法治文化氛围,深化“三全育人”目标。

课程以打造青春版原创话剧《雷经天》为核心设计系列文化活动内容的同时,开展雷经天事迹讲解、话剧《雷经天》经典台词朗诵、原创诗朗诵、诗乐《雷经天》等灵活多样的活动,全面展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成果。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通讯员 李馥华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