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探索生物多样性,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科学家”
2021-10-0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视频

你知道上海还有哪些蛙类吗?你听过不同鸣虫的叫声吗?你了解城市发展对于野生动物的影响吗?10月9日上午,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启动的2021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月暨“我的自然百宝箱”展示活动上,这些问题都能一一解答。一个月时间内,公众可以“像科学家一样”探索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可能。

探索生物多样性,体验当一把“公众科学家”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B1的临展 “从荒野到城市——我的自然百宝箱”中,记者看到,各种图文、视频、机械互动装置和标本展示了上海野生动物的不同种群、生存环境等,尤其聚焦蛙类和鸟类。

上海目前能发现的蛙类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13种减少到现在的5种:黑斑侧褶蛙、金线侧褶蛙、饰纹姬蛙、泽陆蛙和中华蟾蜍,外加1个新记录北方狭口蛙和1个入侵物种牛蛙。它们分别长什么样?不仅有图片,也有标本展示。学习完科普知识,还可以马上参与看图识蛙的小游戏。一款多媒体投影互动装置以及线上科普小游戏“蛙蛙寻音记”,也让展览体验变得更丰富。4组生境模型景箱,则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生境对生物生存的影响。展览当中还有一块创作小天地——“自然+艺术工作坊”,来自长宁美校的学生们用画笔画出蛙蛙和鸟儿,体现对于自然多样化的诠释。

在这里,也能跟随科学家的科研项目体验当一回“公众科学家”。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我的自然百宝箱”项目今年发布的两个子研究计划——“你好蛙”和“鸟撞”,分别聚焦“城市蛙类多样性监测”和“鸟类误撞玻璃幕墙现象调查”,市民在了解科研进展的同时也能报名参与调查。自博馆还自主开发了“听见万物”小程序,收集上海的鸣虫叫声,知了、蟋蟀还是纺织娘,听着响了都可以上传。这样的线上线下科研工具协同平台,都是为了引导公众像科学家一样发现自然、观察自然、记录自然,发动不同群体,共同助力城市野生动物多样性科学研究。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在今天的启动仪式上通过视频所表示的:“我们不应忘记我们都是地球生物圈当中的一个物种,呼吁大家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为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做出自己的贡献。”

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发起上海倡议书

记者了解到,上海这座位于中国东部长江入海口的城市,正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又雨量充沛,曾经是很多野生动植物的家园。即使现在,在这个常住人口已经接近2500万的大都市中,仍然生活着很多野生动物。仅仅针对部分脊椎动物类群,截止2020年底,上海共记录到鸟类506种,占全国鸟类种数的34%,哺乳类、爬行类等也有几十种。

在城市生境的自然选择下,一些物种脱颖而出,成为伴人物种,它们适应了城市的片段化和岛屿化生境,数量当然在上升,例如在城市中常见的树麻雀、白头鹎、乌鸫、珠颈斑鸠,它们适应了人类的城市空间,并依存于此。然而另一方面,在城市的外围,一些不能适应人类环境的动物,它们的种群数量变化就不大乐观了。

从荒野到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此次2021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月暨“我的自然百宝箱”展示活动,正是希望发动大家共同“守护多样生物,发现快乐星球”,到10月底的一个月时间里,来自华师大河口海岸研究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会来到“绿螺讲堂”开展“城市重构自然”专场讲座,“科学集市”将邀请青年科研人员为公众答疑解惑,还将推出原创沉浸参与式科普舞台剧——“鲸的寻游”。通过“指尖博物馆”,线上也能参与各种活动,如首届鹦鹉螺自然探索笔记大赛。上海自然博物馆原创科研论文脱口秀节目“新知•自然”也将在主题月聚焦生物多样性,给公众带来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科学知识。

启动仪式上,上海自然博物馆还联合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科普场馆、中小学校、社会组织共计26家单位,共同发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海倡议书》,从顶层设计、系统保护、科普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发出倡议,呼吁全社会共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