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潮”早已跳出小众圈!“Z世代”年轻人推动国风文化发展
2021-10-17 文体

国风巡游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国潮”就是古风吗?就是汉服吗?随着“Z世代”文化的崛起,“新国潮”早已拓宽了边界,传统文化和潮流文化有了更多的碰撞和融合。近日,作为沪上知名文化机构,东方艺术中心在复盘他们国庆长假期间主办的首届潮玩国风音乐节时,用大量数据和火爆现场得出了这些结论,“包括此前感觉是小众的国风音乐,也已经逐步走出了亚文化圈,迈向了更广阔的空间,很好地体现了民族文化自信。”东艺方面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音乐会主视觉

 古琴评弹昆曲都成网红 

这个音乐节放在了世纪公园举办,一连5天,一共10场演出,在疫情防控机构严格把关的前提下,以8000人次场场满座的成绩收官。

虽然有16年的专业演出经验,但对于第一次在户外操办大型音乐节的东艺来说,这个演出充满了挑战——一直以来,传统户外音乐节的表演风格多为摇滚或民谣,用全天候轮番不停上场的明星和乐队们来持续拉高观众的嗨点,而“国风音乐”为主打色的音乐节,观众会买账吗?另外,相较传统的古典音乐会等形式,户外音乐节的现场观众与乐迷体现出的热情往往更为强烈,如何把户外的声音和视效做得不低于厅内的观感,并且发挥最大的户外优势?

自得琴社“琴为何物”音乐会

但现场却证明了这些担心似乎并无必要。从首日的自得琴社“琴为何物”音乐会开始,到后面海上雅乐带来的国风主题音乐会和爵士流行主题音乐会,再到沪上评弹明星高博文领衔的上海评弹团群星江南风演唱会、“昆曲王子”张军和他的水磨新调携手年轻的四重奏乐队“山泽四重奏”重新演绎古老昆曲的音乐会,几乎场场都见到观众在排队,每一个国风音乐的形式,都是当之无愧的“网红”。

对于这些演出者来说,他们也都希望在更多观众参与的户外音乐节上,让观众感受到“传统也可以很潮”的感受。像这次音乐节,是自得琴社首次以唐代复原装束造型在户外演出,演员们特意从早上9点就开始做妆造只为呈现最好的效果,“我们希望吸引到更多不同的观众群体,这次的国风音乐节是很好的尝试。”

高博文领街上海评弹团群星江南风演唱会

高博文在现场对观众们说:“评弹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印象里翻来覆去的传统曲调只是爷爷外公的爱,但如今的评弹同样可以变得好听,变得时尚,变得让年轻人也能感受评弹的魅力。”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使得人们在面对新的社会情景中重新思考人与剧场的关系,重新审视表演艺术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东艺的整体节目策划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多元化、品牌化的趋势。东艺自2018年开始正式从单纯的演出平台转型为制作平台,而首届潮玩国风音乐节正是其跳出“舒适圈”、不断推陈出新的尝试。“将‘国潮’作为追求表达自我情怀和时尚态度的新形势,用国潮音乐弘扬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国潮文化的魅力,很契合东艺如今的战略。”东艺负责人表示。

 多元文化融合促国潮发展 

近年来,随着“Z世代”掀起的文化热潮,中国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加快发展,古风音乐也已经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多元的作品风格与广泛的传播度都加快了“古风”向“国风”转变的发展速度。随着产业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音乐人纷纷加入国风音乐的阵营,也让人们看到了未来华语音乐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张军笛声何处新雅乐流行音乐会

像张军在演出中竟然和贝斯手开启了“跨界联动”,让观众们欢呼雀跃——昆曲都能摇滚起来?简直是太潮了!“我在35年的职业生涯中曾经历了昆曲没人看,跌到谷底的过去。而现在随着中国文化的强盛,民族精神的浩荡,我们越来越有机会跟当下年轻的朋友来分享以昆曲为代表的国潮。相信在未来可以预见的岁月里,昆曲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定可以受到更大的推崇和推动,能让更多年轻人跟我们一起陪伴昆曲艺术长久发展。”张军感慨万分地说。

风林火山融合乐团动感国乐之夜

音乐节现场让人格外惊艳的,还有一支相当年轻的国乐组合——风林火山融合乐团,这支曾在国乐大典上颠覆并重新定义了流行民族乐队的年轻团体,作为乐队主奏的唢呐一出场就迅速让观众笑称“灵魂上头”。四位年轻时尚的男孩用唢呐、笙、阮等传统民族乐器混合了电子音乐,《倩女幽魂》《菊次郎的夏天》《大中国》等旧曲新编都让现场气氛爆棚。此外,作为音乐节的收官场,“舍卫国乐团”压轴出场,带来《“尺八、手碟与歌”舍卫国乐团融合音乐会》,一管无孔的箫、一张没有高音的鼓、一段没有固定曲调的人声,三个来自不同领域、生活状态迥异的人用最简单的乐器回归对声音最纯粹的知觉;作为音乐节的特邀嘉宾,擅长演绎古风歌曲的唱作才女张紫宁也来到音乐节现场,跨界联动献唱多首国风乐曲。

张紫宁

东艺方面认为,多元文化融合,应该超越音乐本身,休闲、娱乐、各种主题文化都来融合,才会真正丰富“新国潮”的内涵,也才能更受“Z世代”的欢迎。所以,此次音乐节上,国风巡游、创意市集等配套内容让观众流连其中。

“在当下上海的剧场里,虽常常能看见身着汉服的观众来观看演出,但始终没有一个正式的‘召集令’。既然是国风音乐节,为什么不让观众更自由更自主地参与呢?”东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策划此次音乐节时,同为汉服爱好者的一名年轻工作人员的提议得到团队的积极响应。而最终的巡游现场,仿佛是一场梦境与烟火的碰撞,鹤川、清音、九井宴、庄翰等知名国风KOL引来数百位汉服爱好者共同相随,或打伞或提灯或拿扇,以大型“穿越”现场惊艳了时光,成为初秋最美的风景。

最让人惊叹的是,很多参加汉服巡游的人,甚至已经不是90后、00后了,有些人是全家齐上阵。从“年轻向”到“合家欢”,从“60后”到“00后”,国风、古风都不再仅限于某个亚文化群体的自娱自乐,而是赋予音乐全新的色彩与机能,获得更多的意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