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有邬达克,上海国际建筑文化周带你阅读上海
2021-10-2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一座城市的第一张名片就是城市的建筑。作为2021年世界城市日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2021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暨上海国际建筑文化周将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奉贤区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召开。记者还了解到,明年上海或许还将拟设建筑文化节,并每年推出建筑文化活动。

为何在上海举办国际建筑文化周?

“很多国家都有建筑文化节,有建筑博物馆,但中国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建筑类的博物馆。”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而上海是有这样的基础的。

上海是中国最现代化的大都市,也是整个中国城市发展的缩影。无论是江南水乡的传统地域特色,还是19世纪上海开埠以来,作为现代化都市的格局日益显现,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上海的城市发展又驶上快速车道,种种际遇之下,让上海的城市建筑极具特色。

“比如说上海的近代建筑,就可以说是一部浓缩了的城市发展史。”曹嘉明说,不仅仅有大家比较熟悉的匈牙利人邬达克,还有美国人哈沙德等外国建筑师,将西方建筑风格带来上海。同时上海也是第一代中国建筑师孕育发展之地,很多中国建筑师留洋归国后都在上海开业,如美琪大戏院、南京大戏院、百乐门、大世界游乐场等等,均出自中国建筑师之手。“庄俊、董大酉、范文照、赵深、陈植……每一位近代上海建筑师都是一部建筑史书,将西方经典美学建筑与中式建筑美学风格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上海建筑文化。”

同样,上海市民也对阅读建筑特别感兴趣。近三年来,上海全力推进“建筑可阅读”工作,做好城市文脉保护和传承工作。今年九月举办的上海旅游节推出的“上海最受关注二十大优秀建筑”评选至9月底已有4000万人投票,访问量过亿。“这说明建筑文化普及活动具有广大的群体基础。”曹嘉明表示,此次建筑文化周期间,也将正式公布这一市民与专家共同评选出来的二十大优秀建筑。

30余场活动展现上海建筑之美

据介绍,此次由上海市建筑学会、奉贤区人民政府、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发起主办的上海国际建筑文化周活动,将围绕“数字赋能、低碳革命、五个新城、城市更新”四大主题,共举办包括主旨报告会、专题论坛、同期展览、学术参观等各类社会性活动三十余场。届时国内外建筑业界的院士、大师、专家和长三角地区的专业人士将齐聚一堂,和高校师生、市民朋友等共同感受建筑之美。

主会场设在五个新城之一的奉贤新城,将吸引更多人走进这里,感受这座“未来之城”的魅力。活动同期将组织召开“奉贤新城建设”专家咨询会,听取专家学者关于高质量推进新城建设的意见建议,更好地推进奉贤新城建设。同时,文化周期间将设置“五个新城”展区,展示五个新城的城区规划、设计理念、发展趋势及材料需求配套对接。奉贤新城作为参展单位,将描绘新江南风韵汇入“数字江海”的前沿理念,呈现奉贤新城朝着“新片区西部门户、南上海城市中心、长三角活力新城”奋进的阶段性成果。

专题展区中,则将展示华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小库科技、上海奥为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筑领域的最前沿成果。备受瞩目的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将在活动期间公布。期间还将举办由中国建筑学会、奉贤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建筑学会共同主办的2021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第19届亚洲建筑师大会也落地上海,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

“这样的建筑文化活动以后每年都计划举行。”曹嘉明表示,作为一个学术组织,建筑学会一方面要把学术研究的成果服务于城乡建设,引领和推动行业的发展,凸显其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教育普及工作,使人民群众也能够得到建筑艺术或者建筑技术方面的知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