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里的社区故事,看看70年前的“社区生活圈”是什么模样?
2021-10-2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文、图、视频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一村在1952年迎来了千余位来自沪西各工厂的劳动模范家庭。在大部分上海居民还蜗居在里弄,甚至是“滚地龙”棚户区的时候,曹杨的第一批居民在当时是令人羡慕的对象。

然而,更让人羡慕的是,当时建筑设计师汪定曾运用1920年代美国提出的邻里单元理念,让曹杨一村以小学为核心,在600米服务半径内布置了邮局、澡堂、合作社、文化中心等设施,为工人阶级打造了一个步行七八分钟就可到达的理想“生活圈”。原来,早在70年前,上海就已有了城市社区宜居生活圈的早期范本。

今年正值曹杨新村建村70周年,也是曹杨一村完成旧住房成套改造后,居民陆续回搬之际。一个深入社区的“沉浸式”展馆——“曹杨一村·社区故事馆”悄然在这里出现,通过收集居民老物件、讲述社区邻里故事、参与互动体验等形式,把曹杨一村142号“源园百姓会客厅”打造成了一个“家门口,重参与,显文化,有温度”的社区公共空间。

 “曹阿姨”“曹叔叔”用旧物唤起曹杨记忆 

走进“源园”居委会,一条9米高的挑空幕布跃然眼前,展现了曹杨一村70年间的变迁。拾级而上,幕布逐渐由黑白变为彩色,老照片也变成了改造后的新场景。来到三楼,你就会见到故事馆的第一位“朋友”——“曹阿姨”,正笑脸相迎。

“大家好,我是曹阿姨,我妈妈当年是劳模,1952年我们全家搬到了曹杨一村,我就是在曹杨出生的,今天就由我带大家了解一下我出生、长大和生活了70年的社区。”这位“曹阿姨”到底是谁?

原来,在策展过程中,同济大学策展团队得知有一位与曹杨新村“同龄”的新村居民,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住在曹杨新村,至今已有70年,便突发奇想地将其设计成一个卡通形象“曹阿姨”,并通过她生活中的不同场景来展现新村的日常。

在展览中,卡通人物“曹阿姨”将以线上导览员的身份,与真人版“曹阿姨”“曹叔叔”“曹同学”一起指引和陪伴参观者,为大家讲述曹杨人的故事。

油灯、铜锁、电影票、缝纫机、期刊杂志、结婚证书等由热心居民捐赠的老物件让许多年轻的观展者充满好奇。这些承载了关于社区记忆的生活老物件也是一种时代的记录,通过捐赠者的讲述,带我们回顾了曾经在这里发生的生活故事。

“曹叔叔”郭葆兴作为第一批老物件捐赠者,为故事馆带来了老电影票根、朝阳新村托儿所收据单、纺织工人杂志等一系列保存完好的藏品。

讲起这些他珍藏的老物件,郭爷爷津津乐道。“这幅木刻图上画的就是曹杨一村,是居住在曹杨一村里的三个六年级学生创作的。我和他们是同龄人,他们是在棠浦路上的曹杨一村小学完成的,我精心收藏了这本期刊57年,也想让大家来欣赏一下那个年代曹杨一村的历史风貌建筑。”郭爷爷指着其中一本《儿童时代》杂志介绍到。

他还带来了《纺织期刊》《中国纺织工人》等多本杂志,其中一本是1956年第7期的《纺织期刊》,上面刊载了一篇名为《6个孩子的妈妈年年当劳动模范》的报道,据郭爷爷介绍,就是讲述当时居住在曹杨一村的国棉一厂细纱挡车工王桂芬年年都当劳动模范的动人事迹。郭爷爷告诉记者,现在还能留下关于曹杨一村全国劳动模范王桂芬的实物完整资料已不多见。

热爱收藏的郭爷爷还是个电影迷,他捐赠的老物件中还包括上世纪60年代燎原电影院、朝阳影剧院、沪西电影院等多家影院的票根。

其中,有一张是1967年4月29日朝阳影剧院放映电影《清宫秘史》的票根,由于这部电影仅供单位团体组织观看,当时才十多岁的郭爷爷就在电影院门口等退票,好不容易才看上了这场电影,因此印象深刻。像这样的电影票,郭爷爷家里还收藏了近百张。

郭爷爷回忆,小时候母亲每个月会给自己两元钱,他每周末放学,都会去看一场电影,当时的学生票每张才1角5分钱,看完电影后他会把这些票根悉心收藏起来。因此,即便50多年过去了,如今看来依然崭新完好。

 “曹同学”探寻社区的前世今生 

除了老物件展示,整个故事馆被布置得像一个家,曹杨故事会按顺时针展开,呈现以一村为圆心的曹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地图。在展厅中央区域,记者还看到了居民们记忆中的曹杨“三宝”:烟囱、回字纹窗格和门。据展陈设计师李晶菁介绍,这些元素被运用于展陈设计中,是为了迎接一村居民回搬新家园,重拾曹杨记忆,展示曹杨一村特有的历史文化及变迁历程。

“这是1990年妈妈五年级时在学校门口拍的班级合影,现在的学校门口有了很大的改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同学们正在校园百草园边上做投掷手榴弹的训练,而现在的校园百草园,我正在百草园里收获秋天的果实……”朝春中心小学四年级的小薛作为“曹同学”在现场分享了自己和妈妈凌燕飞一起制作的PPT“曹杨新村前世今生探寻之旅”,两代曹杨人选取了5处重要的空间点位,并拍摄了照片与历史资料图片进行对比,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为大家展示了曹杨社区的发展历程。

凌燕飞告诉记者,通过这次PPT制作分享,也让自己和女儿重新认识了曹杨社区。尤其是在“双减”之后,女儿有了更多的时间参与到这些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中去,凌燕飞认为,参加这样的活动对年轻一代的曹杨人来说,是受益匪浅的。

 参与式营造续写更精彩的曹杨故事 

“通过这个社区故事馆,希望能展现我们曹杨社区过去的一些风采,更希望我们年轻一代能够续写曹杨更精彩的故事。”同济规划院城市空间与生态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陆勇峰表示,祖辈父辈的生活环境是需要年轻一代来了解的,这也是一种传承。

据陆勇峰介绍,为了能更好地搜集和讲述社区故事,激发社区成员的社区归属感和参与度,策展团队联合居委会、在地社会组织、居民志愿团队和辖区小学展开了全过程参与式社区故事馆策划。“我们打造的这个社区故事馆,是和居民们一起商量,进行的一次参与式的设计和营造,并紧密围绕‘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让曹杨一村的居民可以在这个小小的故事馆里来演绎他们在曹杨一村精彩的幸福生活。”陆勇峰表示,这也是向更多的市民来传递曹杨新村的风采和曹杨一村的故事。

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至9月,策展团队围绕社区故事馆参与式营造先后举办了三场活动,“空间设计与社区故事”工作坊,以参与式营造理念就社区故事馆空间方案和社区故事征集居民意见和素材,让居民深度参与;“花甲天使”导览员培训,通过培训让一村的花甲天使志愿者们在艺术季期间承担起故事馆解说和管理工作,让居民讲自己的故事,更好地体现曹杨一村社区治理的成果;“小小馆长”培训活动,倡导儿童友好社区理念,面向朝春中心小学学生开展小小馆长培训,鼓励社区内学生参与艺术季期间的现场宣讲和导览任务,培育儿童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

此外,社区故事馆还设置了在地志愿者培育、社区故事征集、社区自治沙龙等活动版块,以主题分享、圆桌讨论、现场互动等形式,挖掘社区能人、培育自治能力,探讨社区营造、社区治理、街区共创以及社区美好生活创想。策展团队在“人民城市”理念指引下,以社区故事馆公共空间参与式营造为载体进一步凸显曹杨文化和社区15分钟生活圈的理念。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文、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