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对女性的尊重,不仅仅是一个称呼
2021-11-0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伊莱恩·富克斯曾经是芝加哥大学生物化学系唯一的女生,读博时,她的博导不相信女性也能从事科学事业。由于曾经不让女学生进入实验室,兰诺·布鲁姆无法在普林斯顿大学求学,她在加州大学伯克利读博士后时的女导师,至今没有正式教职。琳妮·马奎特在一项实验中发现,研究人员以随机生成的男性或女性人名去申请进入实验室,男性的名字通过机会更多、起薪更高,且结果与导师的性别无关。

以上这些故事中出现的名字,前缀分别是:2010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获得者,美国总统数学、科学及工程教学卓越奖得主,2021年沃尔夫医学奖得主。

即使是顶尖科学家,因为是女性,她们都曾同样遭受过偏见。在学术领域存在的明显对待,被琳妮·马奎特比喻成了一个“漏水管道”,也让优秀的青年女性在不同阶段被不断“漏出”,没能进入科学领域。

面对偏见,最好的办法,是用事实和行动说话。在人类历史的进程当中,女性一直身处创新创造的第一线,敏锐的直觉,严谨细致的作风,开放包容的合作精神,不但让她们崭露头角,也能像叶叔华、韩喜球一样取得漂亮的成绩。星辰大海,是人类共同的向往,和宇宙对话,与深海亲吻,做到这些,和性别无关,和努力有关。“想要机会,就去争取。”这是95岁老人给予的人生经验,同样与性别无关。

打消偏见,也需要男性和女性的互相拥抱。今天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她”论坛上,1995年图灵奖获得者曼纽尔·布鲁姆让主持人称呼妻子的名字那一刻,非常温馨。更打动人的,是在后续的讨论中,几位女性科学家表示对家人的感谢时,他主动要求发言:“兰诺也很支持我。她读的资料比我多,她会告诉我,你已经可以进入这个领域了。她和我在做一样的事情,我们是非常棒的人生伴侣。”

对女性的尊重,不仅仅是一个称呼。希望未来,占人类脑力的50%,能被不设门槛、不带预设地平等对待、充分发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