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城厢到新城核心,青浦盈浦街道书写蝶变新生
2021-11-1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从老城厢到新城核心,江南古韵与时代气息如何相容相生?在青浦区的盈浦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上善广场,这两个市民热推的“打卡地”给出了一份“青浦答卷”。

盈浦街道位于青浦区中心区域,总面积16.36平方公里,既是拥有百年老城厢历史记忆的老城区,也是青浦新城快速发展的新城区。近年来,盈浦街道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书写“新青浦、新生活”的新时代精彩华章,推进“美丽盈浦”高质量跨越式全面发展,让人民群众更富足、更幸福、更安康。

  打造没有围墙的文化阵地  

上周日下午,盈浦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一楼健身房成为了附近居民健身锻炼的热门地。城北社区的居民小王表示:“这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的市民健身房,性价比特别高,而且解决了我们酷暑严寒在室外周边没地方健身去的烦恼。”

“作为民生项目,每天只要1元,年卡365元。”负责人表示,除了基础设备外,在内场,还设有兵兵球馆。健身器材都是每日按规定通风、消毒。

“盈浦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受众不仅仅局限于盈浦,而是所有的市民。”文化中心负责人介绍,这是一座集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图书阅览、作品展览、教育培训、团队活动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元化文化活动场所。

除了健身馆和图书馆, “盈浦故事”“福满盈浦”“盈浦雅集”“市民大舞台”“欢乐儿童剧”等品牌活动层出不穷,中心无疑成为了盈浦街道全域百姓群众心中的一片“文化沃土”。

在大众点评上,它的好评颇多:“以前是青溪电影院,值得几代青浦人追忆的地方,现在改建成了五层的社区活动中心,又成了市民的一个好去处。”一位青浦市民评价道。

“近年来,我们街道也是聚焦规划空间统筹和资源政策的供给,逐步完善覆盖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一些民生配套建设。” 盈浦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陈锦花介绍到,通过空间、环境、功能上的更新改造,统筹规划建设,解决老小旧远,保障人民的生活需求。尤其在养老方面,街道正积极推进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盈浦养护院建设。

陈锦花告诉记者,街道将持续推进“幸福社区”,已经建成多个社区中心,提升社区服务集成化、便利化、包括智能化、智慧化。按照“简洁有序、空间整体、经济实用、生态智慧、多向结合”的原则推进城区道路沿线的美丽街区建;通过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多层住房加装电梯、雨污混接改造这些项目来加快美丽家园建设;积极开展新一轮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工作;围绕青浦新城建设,配合中央商务区、环城水系三期建设,全力推进老城厢“留改拆”、征收补偿等工作,让盈浦蝶变新生,给记忆增光添彩。

  打造以“水”为题的公共空间  

盈浦街道的上善广场,则是产城融合典型案例。

上善广场位于环城水系上达河沿线,上达河原先将北面的工业园区和南面的城市区割裂开来,现在通过水系公园建设,尤其对上达河沿线的商务、休闲功能的定位,把产业区和城市区有机联系在一起,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上善广场周边也将打造成为青浦产城融合核心示范区。

记者了解到,根据青浦新城的规划跟民生需求,盈浦将加快推进一批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的项目落地建设。打造“景”、“观”互动的环城水系,形成老城水景交融的城市形象,已成为街道新城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工程。环城水系建设将实现滨水景观体系的全线贯通,盈浦街道将新建一批便民健身和休闲设施,为青浦老城提供一处珍贵的历史文化公共空间。

把“水”作为核心元素,彰显水的灵动、灵秀和灵气,全力助推环城水系公园三、四期建设,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依托淀浦河、上达河、东大盈港、西大盈港等骨干河道,构建蓝绿交织、层次丰富的生态网络,全方位展现江南风、江南美、江南韵,让人们更好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气质。

盈浦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负责人表示,美丽盈浦,五浦交汇,河网交错,人文荟萃,江南古韵与时代气息相容相生。“十四五”期间,盈浦将紧抓青浦新城建设契机,紧扣“江南水城”禀赋,推进美丽盈浦从“百年老城厢”向“江南新天地”升华发展,书写新时代最美江南的美丽诗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