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硬核问题,与青少年对话,近百位全球科学家云端联动
2021-11-2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聚焦硬核科学问题,与青少年面对面对话,刚刚闭幕的2021未来科学大奖周上,全球近百位科学家们在云端联动,共同探讨学术前沿话题,共襄科学盛宴。

 // 科学家与青少年对话 // 

2021未来科学大奖周中特别设立了“获奖者对话青少年”活动,希望为热爱科学的青少年提供与科学家沟通交流的机会,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勇气,并在全网直播。中科院院士、2021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得者张杰教授就与来自上海、云南、湖南等地的中学生们开展了一场线上线下对话。

作为2021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的获奖者,张杰院士的研究方向是高能量密度物理,通过调控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精确可控的超短脉冲高能电子束,并将其应用于激光核聚变的快点火研究和超高时空分辨高能电子衍射与成像研究。围绕“科学与梦想”的主题,他从自己幼年时父母亲对他科学兴趣的培养,到求学科研生涯中的探索实践,真实有趣的故事和在求知路上的心路历程引发同学们的强烈共鸣与阵阵掌声,而对高能量密度物理的科普介绍更是引领大家走入奥秘无穷和引人入胜的未来科学世界。

“您高中时最喜欢哪一门学科?它在您后面的职业选择中有没有起到关键作用?”“亲爱的‘杰哥’,您曾经说过,科学前沿离每一个人都不遥远,那您能跟我们说说您的研究成果会对我们的未来生活带来什么变化吗?”……青少年一系列充满好奇的踊跃提问成为全程活动焦点。

现场,来自交大附中闵行分校的13名学生提出的问题,涉及个人成长经历、学习方法,青少年的未来职业规划、对物理学专业领域热点问题的探讨,乃至科技的未来发展趋势等。还有来自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太平镇太平中学、湖南省桑植县第一中学、云南省洱源县第一中学的三所乡村学校的高中生们,通过视频的方式“隔空”提问。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我是一个快乐的人,快乐的秘诀就在于用研究的思维对待生活中的一切,这样的每天都会充满欢乐”“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物理学学习就是训练我们用理性思维去分析看待一切”“实事求是就是理性思维最好的表达”……对话中,张杰教授的诸多“金句”带给同学们新的思考。同时,他也勉励同学们在科学研究的路上勇敢逐梦前行,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贡献力量。

 // 聚焦硬核科学问题 // 

新冠肆虐、环境污染、能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缺失……人类活动在深刻地改变地球的同时,人类自身也陷入到更为复杂的系统性危机当中,如何用科学应对这些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为期6天的2021年未来科学大奖周中,来自全球近百位科学家探讨了这些硬核问题,很多前沿科研成果也纷纷亮相。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院长、医工交叉研究院院长李路明介绍了脑深部电刺激在国内的研究进展:“脑起搏器是研究大脑的有力工具。团队经过20年的努力,不断在脑起搏器方面取得进展,此外,研制了用于脊髓电刺激的高密度电极和刺激器,构建了人工脊髓系统,正在研究让截瘫患者重新站立、行走,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李骏则展示了不可思议的数学体系之美。他指出,代数几何始于黎曼用几何方法研究多项式的根,其成熟于代数和几何方法的交互使用。数学的美妙,在于应用逻辑可以将不可思议的点连成线。他以用离散的有限域方法解决复流形上连续几何的问题这一例子来体现所叙的美。李骏教授与合作者关于K3曲面上是存在无限条有理曲线的研究就是这一美妙的具体体现。

围绕“宇宙起源”“宜居星球”“深空探测”,天文大咖们则分别围绕宇宙的起源与膨胀、超级计算机与宇宙模拟、宜居星球探测、人类太空生存、地外生命探测、月球深空探测等科学议题分享科研发现与进展,揭示宇宙的形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以及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2021年轮值主席张懋中在颁奖典礼致辞中表示:“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好奇心和解决未知的满足感是对科学探索的最大动力。希望通过颁奖典礼,使各位对科学多一份专注,对从事科学多一份向往,支持科学家们继续攀登研发高峰,让我们一起探索未知,开创未来!”

据悉,六年来,未来科学大奖共评出24位获奖人。正如张杰教授谈到:“在过去20多年中,物理所和交大研究团队的全体同事甘苦与共,共同经历了很多困难时刻,但是只要我们在一起,我们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团队的精神叫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科学家为科学梦想而不懈努力,相信他们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也将影响一个时代,影响一大批有科学理想的年轻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