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 青春力量|曹杨有家“二楼”菜场,主动帮你实时比价,还能“大众点评”
2021-12-0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文 施剑平/图、视频(除署名外)

“五十年代河成环,八十年代建护岸,九十年代休闲路,世纪之交风景线,水变清来地变绿,房变美来路变静,红桥垂钓有八景,美好家园人人爱”。这是一段反映曹杨环浜几十年治理结晶的顺口溜,在此基础上,曹杨街道聚焦“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让这里又现新风貌。最近,随着曹杨“智慧菜场”桂巷集市更新焕颜,这段顺口溜即将被赋予更多的内容,或许,这里还会成为下一个“网红打卡点”。

  藏在二楼的新奇菜场,“智慧”当道  

这家菜场有些特别,被称为是“有形的菜场、无形的美术馆”,是曹杨街道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的“菜篮子”,在社区居民集中的生活场域,将昔日的菜市场改造为集艺术、购物于一体的桂巷集市。街道希望通过叠加文化艺术内容,加深和扩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深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打造周边居民欣赏艺术、寻找桂巷记忆、购物买菜的好去处。

此外,和传统菜场不同,桂巷菜场不设在一楼,而是“藏”在了二楼,如果“初来乍到”,你很可能找不到这家菜场。不过,由于附近居民都是熟客,并没有让这份特别成为问题,反而为丰富桂巷集市的业态提供了空间。一楼的空间“让位”给了受周边居民喜爱的小吃餐饮和便民生活服务。

记者来到菜场所在的二楼,发现每个摊位的店招都是根据该摊位具体经营的类目进行量身定制,当你站在菜场的入口,一眼望去,通过店招上的图案和文字,也可以帮助你找到采购目标。

菜场里还有一块公示大屏,在当前时段内,哪个摊位成交量最高最活跃、哪个摊位交易额最高、哪个摊位有什么招牌特色商品……根据后台大数据,这些信息都可以在这块屏幕上找到。为了配合防疫工作,每个摊主当天的体温和接种疫苗情况也都会在大屏上进行公示,让消费者安心。

在记者了解大屏幕显示信息的同时,一旁经营杂货铺的王师傅也正在饶有兴致地观察着屏幕上的数据动态,看看自家店铺是否“榜上有名”。王师傅告诉记者,他已经在桂巷菜场做了十几年生意,看着现在改造一新的智慧菜场,王师傅竖起了大拇指:“改造得真的很好,环境改善了很多,我很满意。尤其是智能秤,它可以直接识别商品和价格,不需要我反复操作,很方便,它还可以对菜场内的商品价格进行管控。”

  一杆智能秤助菜场开启“大众点评”模式  

王师傅提到的这款智能秤可来头不小,它是普陀区在桂巷菜场首发的“AI识别智能秤”,在这里每家商铺都统一配备,它也是这座菜场智慧化建设的“枢纽”。

负责菜场运营的上海壮品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宇告诉记者,这款智能秤不仅可以自主识别货品类别,省去传统结算场景里“找货品类目点价格”的繁琐环节,还可以实时上传摊位的成交情况,并同步更新到菜场公示大屏上,实时体现菜价浮动。

据邵宇介绍,他们还能借助智能秤对价格进行监测管理,“我们在上海6个区有13家这样的智慧菜场,每天会根据每家门店上报的菜价,并结合副食品协会和市商委发布的批发价,在当天制定一个价格区间对菜场的菜价进行管控。一旦菜价浮动超过设置价格的5%,系统就会有报警提示,后台工作人员也会介入了解情况。”

此外,消费者在智能秤终端结算时,可以通过扫描购物小票上的二维码,查询到所购菜品的“前世今生”:从哪里来、经过了哪些地方,何时到达菜场,一览无余。“这样可以确保我们的菜品都是从正规渠道进货的,这对消费者是一种保障,他们随时查询这些信息。”邵宇说。

有趣的是,为了提升消费者的互动体验感,在购物结算时,扫描智能秤屏幕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对你购买的商品进行“大众点评”,你的评价信息也会显示在菜场的公示大屏上,为其他顾客提供参考。

在邵宇看来,智慧化将成为未来菜市场的一种发展趋势。据悉,除了线下菜场布局了智慧化的“数字内核”,还即将同步上线“桂巷集市”的微信小程序。云上买菜等线上服务功能也同步推出,将服务的“半径”扩大增能,辐射向整个曹杨地区的更多居民。未来,还以会员积分制将线上、线下的客群和消费融合,串联起3公里范围内居民的便捷智慧生活圈。

  汇多方合力,人人参与共“造圈”  

桂巷步行街作为曹杨的特色漫步街区,汇集了20多家沿街商铺,它的整体转型改造将实现曹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城市空间品质和服务能级的倍增。然而,要在老社区内完成这项改造工作并不轻松,需要多方合力完成。

据曹杨街道管理办李剑浩介绍,由于是封闭式改造,在改造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半年的改造期间内,菜市场的关停对周边居民和商户影响较大。因此,街道从年初就成立了专项小组,对菜场内部商户进行清退工作。除了对商铺的租金进行如数退还,还帮助商户在合适的区域内找沿街商铺让他们维持经营,同时也解决了周边居民的买菜需求,尽量减少对居民的影响。

此外,菜场对面的18间商铺也因整体提升受到影响,街道也发动物业公司对商铺租金进行减免。同时,由物业出资,帮商铺修缮门头,统一更换玻璃落地门和店招。

李剑浩告诉记者,由于桂巷菜场紧邻梅川路43弄居民区,改造工程带来的不便利难免会让附近居民有所意见。于是,由街道牵头联系施工负责人,居委会组织居民,举行了四场协调会,现场对居民的各项顾虑和疑问进行一一解答。街道也努力多方协调,尽可能满足居民诉求,比如在原先的规划中,菜场与居民区面对面的墙是不开窗的,考虑到菜场内部的空间环境,街道在跟施工方协商之后,开了一部分透气窗。

记者从普陀区商务委获悉,自今年8月底正式启动数字化智慧菜场点位打造以来,普陀区围绕“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主题,选择了区内人口密度集中的曹杨地区。而其间地处桂巷路54号-70号的桂巷集市,掩映在规模成片的居民区之间,成为这次“造圈”浪潮里的示范点位。得益于此,今天的桂巷街一带风貌大有不同,为周边近10万居民提升生活品质。

受访者/图

走在如今已整体转型升级的“桂巷坊”,目之所及的社区级经典滨水空间、花园式商业街巷,让生活在此的曹杨居民提升了获得感和幸福感。然而,曾经的桂巷街作为紧邻环浜唯一的生活型商业步行街,由于扩建占道、私设围墙等导致部分公共空间被侵占,滨水沿线堵点较多,街区商业与环浜缺乏联系,滨水资源尚未充分利用,原先的商业氛围和活力明显不足。

如今,这些“疑难杂症”是如何解决的?记者从普陀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了解到,桂巷街的改造汲取了国内外优秀生活型商业街的经验做法,以“清明上河图”所现滨河两岸自然风光和城内街市繁荣景象为参考,从“延续市井生活烟火气、增添工人新村生活韵”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环浜、桂巷的场地特征及周边商业资源,尊重曹杨百姓日常生活习惯,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五宜”的规划理念,以邻里单位的尺度打造兼具蓝绿生态、滨水贯通、休闲购物、市井生活、互动娱乐于一体的高品质“漫生活秀带”画卷。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改造采用城市微更新手法,拆除桂巷菜场违章临建及环浜沿线围墙堵点,将环浜滨水区域步行贯通,局部降低滨水岸线标高,形成高低起伏的亲水开放空间,多维连续的步行体验,强化环浜与街区空间的互动联系,以横向联通、竖向分层、纵向延伸等方式,加强街道室内外空间的连续感、步行体验的丰富感以及立体观景的互动感。

在街区空间内还增设了光之水漂、光影舞台、团花簇锦等公共艺术作品,强化桂巷坊的互动参与性。此外,还结合未来商业街运营需求,提供“桂巷十二月市”的活动承载空间,形成“月月有市、全时有景”的社区生活体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文 施剑平/图、视频(除署名外)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