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志愿者日|15年奋斗终成“1号裁判”,上海小囡宣布空手道奥运首金
2021-12-0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吴恺/图、视频(除署名外)

“国旗在心中,我们不能输!”时值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在杨浦区国际志愿者日青年主题活动上,马俊婷数度哽咽,令全场动容。从空手道国际级裁判到公益推广空手道运动,这个80后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志愿者精神。

  从200多个国家优秀裁判员中脱颖而出  

今年8月5日,东京奥运会空手道女子个人型决赛等待宣布冠军时,两位运动员眼中满是期盼、信任和焦虑。

本场决赛1号裁判员,来自中国的国际级裁判马俊婷郑重地走上前,举起右手宣布获胜者!

 这成为历史性的一幕,因为,这是空手道运动首次进入奥运会后的第一块金牌。“从裁判席走向选手之间的这条路,我仿佛跟所有空手道人一起走了50年。”马俊婷说。

为了这一天,从运动员到裁判,马俊婷也足足奋斗了19年。

出生于1984年的马俊婷,高中时代就爱上了空手道运动,多次获得市级冠军。2006年,正式转型当裁判。

“裁判作为体育项目的重要角色之一,发挥着与运动员、教练员一样重要的职能,项目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每个岗位都有专业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推进项目。”这是马俊婷“转型”的初心。

受访者/图

从空手道被纳入奥运项目的那天起,当一名奥运裁判便成为马俊婷的梦想。虽然当裁判没有收入,都是志愿者,但奥运会始终是“为国争光”的殿堂级大赛。“运动员要有梦想,裁判也要有梦想。”

能当上空手道奥运裁判,必须是“双A级”,也就是说,要从亚洲的6个等级开始,到世界的6个等级,通过所有等级考试,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马俊婷2008年参加亚洲等级考试,2009年参加世界等级考试,直到2019年才达到世界双A,成为目前中国唯一一个空手道世界双A裁判。

2019年,马俊婷还没有进入奥运执法裁判名单,当时只是替补。由于疫情,赛事减少,执裁机会也少了。马俊婷感激中国空手道协会,正是国家协会的支持让她得以不断地参加国际大赛。整个东京奥运会积分赛期间,她只缺席了一站,积累了大量的执裁经验,最终从200多个国家的优秀裁判员中脱颖而出,入围了仅有16位国际裁判组成的奥运裁判队伍,并且也成为东京奥运会上最年轻的空手道裁判。

决赛的裁判安排由电脑随机抽取,幸运再度降临,这一历史性的重任落在了马俊婷身上。

  当好一名优秀的“来自中国的国际裁判”  

马俊婷展示了她和空手道人经历的一些数字:50、15、1、4、23、100、65、200、160、10、20、30、1。

这组数字分别代表:世界空手道协会成立50年,中国空手道协会从筹备到成立至今15年,空手道项目首届奥运会,中国空手道队备战4年,23站奥运积分赛,中国空手道队奥运会100%得牌率。马俊婷备战期间出差飞行近65万公里,2021年出差近200天,隔离近160天,2019年出差10个月,从2002年训练至今年20年,为成为奥运会裁判员减肥30斤。

最后那个“1”,就是“一群人一条心为同一个梦想为国争光”。

作为一名来自中国的国际裁判员,马俊婷做到了比赛过程中的公正执裁,彰显了中国裁判过硬的业务能力和体育风尚。

 “成为优秀裁判员必须要有良好的技术,同时也必须要有良好的品质,方能达到公平公正的执裁。”因为疫情,空手道国际赛事停摆了一年多,为了备战奥运,马俊婷不断地练习手势和口令,观看以前的比赛录像。“裁判和运动员是一样的,判罚的准确性和速度都是比赛中锻炼出来的。为了配合电视转播,手势的高度和保持的时间这样的细节也需要训练,这样才能让通过收看直播的观众看清楚。”

作为第一位在空手道国际组织裁判委员会中任职的中国裁判员,马俊婷积极参与世空联裁委会会议,听取和提出和裁判规则相关的建议,第一时间将规则的变化、判罚尺度以及申诉的案例技巧等信息提供给队伍,协助教练员和运动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规则。

马俊婷现在还有一个身份:杨浦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的马俊婷,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2006年毕业后,马俊婷开始创业,她从热爱的空手道运动入手,义务为很多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免费的空手道教学,渐渐地迈出了走向公益的第一步。

她先后创建了延吉文体俱乐部和飞扬天使青少年公益服务中心两家社会组织,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和社区文化建设,累计服务居民达20多万人次。

  == 对话马俊婷 ==  

当好裁判需要良好的品格

记者: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空手道裁判?

马俊婷:做好一名裁判员,有过硬的裁判技术能力的同时,还需要良好的品格、沟通的能力、不断学习、政治素养。

记者:怎么会想到做“公益文体”?

马俊婷:2011年9月和2012年1月,我两次出席达沃斯论坛,参与全球杰出青年社区交流活动。我在论坛上阐述了自己的体育公益理念和社会实践,得到了与会者的共鸣。也正因为达沃斯论坛,让我萌生了运用自己的特长,通过“公益文体”真正为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想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吴恺/图、视频(除署名外)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