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险地区,这些“投喂志愿者”送来食物和暖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12月5日零点刚过,几个小伙儿拖着满载炒饭、炒面、热粥的平板车来到牡丹路186弄小区南门外……连日来,一份份充满爱心的热饮、点心、夜宵不断地被送往中风险地区。寒风中,这些“投喂志愿者”给中风险地区志愿者送去了暖意。
这几个小伙儿是附近餐饮店的员工,看到这里的志愿者几天来一直24小时坚守小区南门,为居民提供服务,十分辛苦,特地在营业结束后做了一些夜宵慰问大家。他们还询问了闭环管理的持续时间,表示还会再送夜宵过来。
留下夜宵后,小伙儿们便匆匆离去了。志愿者们通过纸袋上的商标,才确定这些小伙儿来自附近一家火锅店。深夜寒冷,值班的志愿者、特保队员一起分享了这些夜宵,身体顿时暖和起来。第二天早上,大家还把剩下的夜宵重新热一下当早饭。
事实上,社区已经给中风险地区志愿者准备了充足的点心、牛奶和水果,可还是挡不住“投喂志愿者”火热的脚步。另一个中风险地区三林镇香樟苑小区的志愿者们吃到的是热腾腾的三林特色食品:塌饼、三林酱瓜包子、咸肉菜饭。
李岚阿姨退休后在三林老街上开了一家本帮餐馆,始终热心做公益。这次,她跟店里的员工,以及三林老街上的志愿者曹老师等人一起动手制作,给香樟苑的志愿者们送去了200只塌饼、200个包子、100碗咸肉菜饭。
这已经不是李岚第一次送塌饼。几个月前,得知川沙心圆西苑成为中风险地区后,李岚也是跟姐妹们一起做塌饼闪送过去,并且写了一张卡片:“你们守护的不仅仅是小区,守护的是上海大家园!”
“这次投喂地点又正好是我们身边的小区,更应感谢逆行的社工和志愿者们。”李岚由衷地说道,“只有平安,才有繁荣。我们是紧紧相连的共同体,因为我们也是志愿者。”
香樟苑小区成为中风险地区后,每天中午、晚上,都有“投喂志愿者”送热饮和甜品给志愿者,这是来自三林镇青年突击队的投喂。
“我们现在每天送两次,中午12点送咖啡,晚上8点送甜品,每次各50份。”三林镇团委负责人唐佳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甜品制作的“后厨”就在三林镇青年中心,为了让志愿者们吃好,他们还制定了菜单翻花样:水果羹、八宝粥、银耳羹、桃胶、山芋甜羹,每5天换一轮。
从三林镇青年中心到香樟苑小区距离不远。为了确保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拿到手的热饮和甜品还是热的,“投喂志愿者”准备了保温袋,做完一批送一批。
还有一些不留姓名的群众捐赠的食品快递到小区门口,收件人就是“志愿者”。对于这些来自社会各界的善意,一线志愿者们非常感动:“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共渡难关!”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